北京胡同的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北京的胡同,绝大多数都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横竖笔直的走向,从而构成了十分方正的北京城,也表明了北京这座古城是经过精心规划,依照棋盘形的蓝图而建筑的。又由于住宅是坐北朝南的四合院,相互排比而组成胡同,所以东西向的胡同多,南北向的胡同少。而这种规划正是吸取历代帝都的建造经验,体现了我国历代建造城市的传统特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5
一,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乍一看,北京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只要你肯下点功夫,串上几条胡同,再和那的老住户聊上一阵子,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里面的趣闻掌故,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漫步其中,到处都是名胜古迹,细细品味又似北京的百科全书,不少胡同中的一块砖、一片瓦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从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胡同院落中可以了解北京市民的生活,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邻里关系。
二,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胡同原为蒙古语,即小街巷。由于北京古时城建就有严格规划,所以胡同都比较直,星罗棋布,共有7000余条,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如金鱼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如闷葫芦罐胡同等。北京最长的胡同就是东西交民巷,全长6.5公里;最短的一尺大街,长不过十几米;最窄的胡同要数前门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宽仅0.7米,稍许胖点的人得屏住呼吸才能通过。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
三,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发展。北京胡同的走向多为正东正西,宽度一般不过九米。他们串起来,就像一块豆腐,方方正正,不歪不斜。胡同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通道就是胡同。
别看这胡同从外表上看模样都差不多,但它们的特色却各不相同。在北京城西部有个胡同叫九道弯,原因是一个小小的胡同竟要拐九个弯。有的胡同如果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那这条胡同就会以这个人的名字命名,比如石老娘胡同和王皮匠胡同。还有的胡同是按照其形状命名的,像羊尾巴胡同和耳朵眼胡同,听起来就这么生动形象。北京的胡同真是数也数不尽,有句俗话不是这么说吗:“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不少胡同里的一片砖、一片瓦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第2个回答  2020-12-04
一,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bai,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乍一看,北京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只要你肯下点功夫,串上几条胡同,再和那的老住户聊上一阵子,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里面的趣闻掌故,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漫步其中,到处都是名胜古迹,细细品味又似北京的百科全书,不少胡同中的一块砖、一片瓦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从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胡同院落中可以了解北京市民的生活,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邻里关系。
二,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胡同原为蒙古语,即小街巷。由于北京古时城建就有严格规划,所以胡同都比较直,星罗棋布,共有7000余条,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如金鱼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如闷葫芦罐胡同等。北京最长的胡同就是东西交民巷,全长6.5公里;最短的一尺大街,长不过十几米;最窄的胡同要数前门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宽仅0.7米,稍许胖点的人得屏住呼吸才能通过。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
第3个回答  2020-12-02
胡同”这词,最早出现在元朝的《析津志》一书中,当年对胡同的宽度也是有明确要求的。宽六步(9.24米)的叫胡同,而宽十二步的叫小街,宽二十四步的就叫大街了。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到了清朝,北京城的胡同规定虽然沿袭元明之旧,但在数量上就有二千多条了。到了1949年时候,北京的胡同就达到三千二百多条了。


上图_ 北京城区图

翻开北京的地图你会发现,胡同的名字丰富多彩,在西城区,有条胡同的名字叫百花深处,听这名字就给人“花木繁密”“曲径通幽”的感觉,让人浮想连篇。而有的胡同名字真是浓浓的市井味儿,像豆瓣胡同,三眼井胡同。一条胡同的名字,不仅与在那里曾经居住过的人有关,也与和他们的职业,和他们的买卖商品甚至和小动物有关呢。

胡同的名字很重要,不仅是有标注地理方位的作用,还能从胡同名字的命名能看出北京人的特点,性格爽快,做事麻利、实实在在。他们给胡同起名也是如此,但凡是抽象的,用典故的,一般都张不开嘴,叫不起来,不会被老百姓们所接受。相反倒是通俗的,好记的,最好住址边上有明显醒目的大物件儿的名字最受青睐。总之,一句话,实用是第一位的。


上图_ 三眼井胡同

那么,北京多如牛毛的胡同名字都有什么特点呢?北京的胡同名字粗一看包罗万象,其实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毕竟,个体的住宅连成片就成了胡同。所有的名字都是从老百姓的视角中提取出来的,从生活中来的名字最有生命力。

一,与人名有关的胡同

刚才说了,胡同里住的是老百姓,自然给胡同起名字就首选人名了,人名包罗万象,有大英雄,大人物,有做王侯的,也有平民百姓,小商小贩。

现今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东侧的府学胡同路北有条文丞相胡同。

这就是以南宋丞相文天祥之名命名的。相传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海丰县)抗元被元军俘虏后,就押解在这里,被关押了三年,信念终不动摇。忽必烈亲自到监狱中劝降,许以宰相高位,他坦言“愿赐之一死足矣”。遂于公元1283年1月,在这府学胡同西口英勇就义。为了纪念这位杀身成仁的古代士大夫和他的精神。这条胡同名字就叫文丞相胡同。


上图_ 文丞相胡同

说说离我们这个时代近点的英雄。张自忠字荩枕,山东临清人。生于1890年。曾率部在著名的“台儿庄大战”中歼灭日军数千人。1940年5月,在襄樊战役中牺牲。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抗日英雄,我们把东城交道口南大街路东的铁狮子胡同改名张自忠路。
第4个回答  2020-12-11
老北京胡同文化的形成

北京胡同由元朝形成,历经明清、民国及新中国建立,至今800多年。期间,见证了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众多仁人志士,一条条胡同构成了北京的历史与文化,每一条胡同都是一座文化民俗展览室,为此,形成了整个北京的大博物馆。

我认为老北京胡同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名人故居:北京由于是国都的原因,胡同居住名人众多,如:张之洞、谭嗣同、李大钊、鲁迅、梅兰芳、宋庆龄、胡适、陈垣......太多太多的名人增加了北京胡同的厚重感,在北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轨迹。
王府寺庙:北京清朝留下的各大王府,分布在各个胡同,通过王府了解历史的变迁,当年王公贵族的居住情况,看看当年的王府如何变成了协和医院、恭王府的奢华等等;北京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年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寺庙,是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当然像雍和宫、帝王庙、柏林寺、广济寺、白云观、清真寺等,了解北京四大寺院的形成与发展,更可以到胡同里看看小寺庙的现状。
会馆四合院:清朝时期,由于各地进京考试、办事,全国各地开办了会馆,类似今天的驻京办。会馆反应了各地的文化与发展,更有名人的足迹,如:毛主席曾在湖南会馆工作过,鲁迅也在绍兴会馆写下名著,这些让人回味。四合院更是北京特有的建筑结构,从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随墙门、西洋门等,了解北京胡同居住的等级和美妙的建筑,以及这些大门走出的人物,让你流连忘返。
老式建筑:穿梭在各个胡同中,你会看到老店铺、老洋楼、学府旧址等,让你感觉时间的跨越,沉浸在旧时光当中。看看各类风格的教堂,巴洛克、哥特、罗马等建筑风格,反应其在中国的发展。
北京,每条胡同都有故事,奠定了丰富的文化底蕴,都值得你去走一走,看一看。

北京的胡同,由于历经城市的发展建设,由原来的3300多天,到今天也就800多条了,许多东西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有些遗憾。但今天,北京重视了胡同的保护,在积极解决此类问题,恢复了一些名人故居、四合院、会馆等,效果不错。

期待北京胡同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