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一辩立论陈词

我们的辩论题目是“针对目前房地产低迷情况,政府需不需要出台政策救市”,我们是反方“不需要出台政策救市”,一辩的立论应该怎么写?谢谢!

  国内房地产市场在经过近十年快速发展,房价快速飙升的阶段之后,已经开始进入房地产周期性调整时期。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将出现全面向下调整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趋势。这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有些地方政府希望逆市场法则而出什么政策来救当地的房地产市场,这种“救市”注定只能是不会有效果的。

  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对房产市场进行了一系列大力扶持,出台了许多措施,使得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很快。政府出台这些举措的初衷是为了使房地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可尴尬的是这些举措令房产商得以顺利地以小博大、资金充足状态下大肆囤地捂盘、屡抬房价,其结果是助推了房价疯涨,房地产业出现非理性发展局面,也令政府陷入了被动局面。
  在目前中国经济形势下,紧缩银根是必然选择,唯有如此,才能给过热的经济降温,才能令市场回归理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政府绝不应该出台救市政策。特别是在目前的态势下,中国房市属于理性的回调,房价下跌还没有对中国社会、经济、金融体系带来不良影响,中国房产市场远未达到需要政府救市的时候。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认为目前房价的适当回落是正常的。“中国住房市场要经历一个相当的调整期,去消化前两年形成的价格泡沫,使之回归与经济基本面及居民家庭支付能力基本协调的水平。如果宏观经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这个调整期可能还会延长。”
  政府救还是不救?
  面对不断下跌的房地产市场,7月9日,深圳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了由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撰写的《2008年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报告提出了减免交易环节税收、适度放松货币政策的救市建议。
  相比于深圳的建议,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更激进的救市办法。
  6月初河北省建设厅宣布,河北省将建立住房公积金中心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合作的贷款合作机制;将住房公积金贷款上限从30万元提高到40万元。
  7月末,长沙市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优惠政策更具吸引力。根据该政策,对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城市居民由政府给予货币补贴;二手房交易综合税暂由1.98%调整为1.1%,购买二手普通商品房,按地方所得部分给予全额补贴。购买第一套商品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房款比例由原来的30%调整为20%,贷款最长期限由20年调整为30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不得提前收取。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费用,没有政策规定的坚决取消,能降低标准的尽量降低标准。
  就在地方政府采取救市做法的同时,7月29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严格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特别要求金融机构禁止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专门用于缴交土地出让价款的贷款。
  这一通知,被人们看作是中央政府除不会对房地产目前的低迷状况采取激励措施外,还强化了过去两年中对房地产采取的紧缩措施。
  地方政府的“救”与中央政府部门的“不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会对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坐视不理。而中央政府则考虑的是全局,只有全局出现了问题才可能救市。”刘洪玉说。
  刘认为,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救与不救的“博弈”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28
第一次参加去好好自己搞搞,要是你第一次体验都是别人的经验,那你对辩论赛不会有什么深入的体会的了。
我第一次打一辩,用了100秒就结束了陈词,不过我的对位才说了30秒就说不下去了,然后相比较我们总体比他们略好就晋级了。
所以,既然都是第一次,必然会有所不足,无所谓的!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第2个回答  2019-08-13
近年来,许多地区为加快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十分注重招商引资。有不少地方还专门成立了“招商办”、“项目办”、“督查办”,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而对引才引智,则胸中无计划,会上无声音,工作无举措。一些地方的领导重商轻才,令人忧思。
引资热,引才冷,缘由何在?一些地方的领导片面地认为,招商引资是显性的,立竿见影,项目一上,GDP直往上窜;引才引智是隐性的,来得慢,研发研发,研而难发。这种重招商,轻引才的理念,说穿了还是急功近利、不图长远的“浮躁型”政绩观在作怪,它与人才强国、科技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观相距甚远。
在重引资轻引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地方虽引进了一批以科技含量低为特色的劳动密集型和“三高型”(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项目,较快地催生了当地GDP的暂时性增长,但由于缺乏人才的强势支撑、高科技的研发拓展,致使其产品无科技优势、无环保优势、无市场优势,更无后续扩张发展的优势,从而为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发展,适度对外招商引资是必要的,但引才比之引资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这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兴邦、科技强国是永恒而又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我国的“两弹一星”的研发,以及“神六”飞船载人航天的成功,无不彰显精英科技人才的重要,无不闪耀着高科技的光辉。无数事实表明,只要有了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小,可以激活一个企业、催生一个新兴产业、拉动一方百姓致富;大,可以创造一批高新技术成果,振兴一个民族、强盛一个国家。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资源依赖向科技支撑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实现这“三个转变”,关键靠人才。要把引才引智,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在引才引智上,要舍得投资,不惜花血本。宁可少“招”几个项目,少上几个标志性工程,也要引进特别优秀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具体要做“三个一样”,即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千方百计引进和培养人才;要像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样,不断优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发展环境;要像重奖对本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主那样,从荣誉、地位、经济等方面重奖那些在创业创新中作出突出建树的科技领军型人才。要从完善体制机制、落实优惠政策、营造优良环境等方面入手,广招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聪明、智慧和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