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如题所述

1、学习上的自主性。

从中学到大学,教与学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学习方法也随之而发生变化。作为大学生,既要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又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还要了解专业发展并时刻洞察科技最新动向。需要学习的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

2、生活上的独立性。

中学时不少学生吃住都在家,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看病就医等一切都由父母安排妥当,学生本人既不干家务,也不会花钱,生活无需自理,当然也就不可能培养出自理能力。而在大学则是过集体生活,上述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安排和处理,要想将学习、生活、保健都安排得很满意,就必须培养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3、人际交往的广泛性。

由于学习、生活、工作以及各种各样的文体娱乐活动等,同学之间、各班之间、年级之间、不同系、不同专业之间需要相互交往,有的同学还要参与一些社团活动。

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的活动,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大大拓宽了视野。各自都结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之间的文化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使各自也都会学到很多知识,这些对一个人的成长会产生很大影响。

4、管理上的制度性和自律性

大学新生要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既不要在学习上被罚黄牌(如不及格、留级、定量淘汰),又不要在纪律方面闯红灯(如因考试作弊、打架等违纪现象而受处分)。制度是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作为大学生更重要的要树立自律意识。

5、独立性与依赖性同时并存性。

大学生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敢于发表个人的独立见解,好争论,勤思考,对别人的意见不易轻信和盲从。但由于刚离开家庭,加上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处理各种较复杂问题时,常易受他人的影响,依赖老师的指导,行动上常表现为迟疑不决畏首畏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5
更自由,有更多时间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有很多感兴趣的社团可以加入,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
大学生活是迈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所以大学里,也很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相投的聚在一起,找不到合得来的,就自己一个人,所以挺锻炼独立能力的。
大学生活时间足够充裕,全靠自律,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否则,很容易虚度。
第2个回答  2020-12-15
人逐渐分化,有的越来越靠上,有的混日子,看自己选择了
第3个回答  2020-12-15
大学生活说白了就是亚社会,你慢慢体验就行了,人情世故什么的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