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对于这两句话,历来的人常有误解。刍狗一般认为是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微不足道。很多人将这两句话解释为:“天地残酷的对待万物,圣人残酷的对待百姓。”

其实,这两句话并不能这么解释。

老子说的仁,当然指仁爱。但老子说的不仁,就指残忍吗?显然,仁爱的对立面是残忍,但在仁爱与残忍之间,却存在着一个冷漠无情的中间地带,而这才是老子说的不仁。

比如说,每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妻儿、亲戚朋友都是仁爱的,对于冤家仇人则是冷酷的,但对于没有关系的路人,则是冷漠待之,不会特别亲近,也不会特意疏远,这就是《道德经》中的“不仁”。

古人认为,天地之上有一个无所不能的主宰之神,他是仁慈的,用阳光雨露养育万物,特别是他偏爱人类。但是老子却指出:这样的主宰者是不存在的,天地对万物毫无偏私,冷漠以待,任由他们自己发育,并不加以干涉。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认为,人要效法天地,而天地的不仁又是效法道的“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那些理想的统治者,即圣人,也像天地一样不仁,圣人对百姓毫无偏私,冷漠以待,任由百姓自由发展。所以“不仁”也就是《道德经》中一直论述的“无为而治”。

其实,“不仁”的道理,直到今天还有意义。比如,十八世纪西方流传着一句话:“最好的政府是最懒惰的政府。”意思是政府不必对人民干涉太多。而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领先了西方一两千年。现代的市场经济同样主张政府不能过多干涉市场,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同样是一种“无为而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不仁指的不是儒家的仁心思想,而是指不偏私的意思。刍狗就是一种用草编织成的狗,拿来祭祀用。天地不仁,指的是大道无情,没有偏私的心,对待万物都与对待刍狗一样。圣人也没有私心,对待所有百姓都是平等心,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第2个回答  2020-12-0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是万物如草扎成的,狗一样没有贵贱分别,所以天地的对待世间万物是平等无私的。结合下一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也不感情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第3个回答  2020-12-08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看待万物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坏,任其自由发展,表达的意思是天地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规律,有自己的发展,即使是天地,也不能加以干预。
第4个回答  2020-12-08
这句话其实说的就是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这世间的东西都和猪狗没有区别,其实是一视同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