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为何都认为金庸小说的新修版,不如三联版呢?

如题所述

最近正好在看新修版的几部作品,感触颇深。

首先,你问我新修版的好看,还是三联版的好看?我个人认为,新修版有些部分挺好看的。作为一个把金庸小说每本都看了不下10遍的金迷,几乎每一处修改的细节都能第一时间发现,这种感觉有点类似敲核桃——在碎了的小核桃里找核桃肉,就是这个滋味。

但具体来看,新修版好不好?我个人觉得,不好。

不好的原因很简单,老爷子在通过新修版给自己找辙——说实话,新修版和三联版的差别并不太大,大多数更改可分为4类:补充人物心理描写;细节上的修正;情节上的改动;各种奇怪注释。

1.补充人物的心理描写。以老爷子的笔力,其实本已将人物写得入木三分,可还要另加这么些补充,就让人感觉与原书格格不入,倒像是书页边角里加的批注。

2.细节上的修正:实话说,细节修改得不错,比如郭襄在倚天里面和少林僧放对,本来是砍了别人手指,后来变成划伤了手;范遥杀了三个香主向教主认罪,本来是砍了两根手指,后来改成自刺一剑;纪晓芙被金花婆婆打伤,原本并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她中毒之外手臂也断折,后来特地加了一句“金花婆婆命手下人砍了我左臂两刀,又打断了臂骨”等等。

3.情节上的修改:情节上,有些修改真的是让人捂脸,比如小龙女被弄成小痴女,又比如金轮国师(国师哦,不是法王)是真爱郭襄,最后舍命救了郭襄;有些情节的修改则让人有种莫名的萌感,比如张无忌一见小昭就认了人家做妹子,小昭第一次带着链子去投奔他,他就亲了人家;还有一些情节改得真心不错,解决了剧情的BUG,比如张翠山和殷素素之死,在新修版里就有了更加合适的解释。

4.奇怪的注释:比如专门花大篇幅介绍为什么宋朝人觉得师徒恋是乱伦;比如专门解释现在少林寺可不会不接待女客等等。

但是,以上这4类改动,基本上都属于给自己擦屁股——政治不正确,不行;情节有BUG,不行;萌妹纸砍手指,不行;说话容易引起误会,不行……

妥则妥矣,却失了含蓄。金书之美在含蓄,不用解释,也不用设定,自然流露。写的虽然是荒诞事,用的却是纪实笔法。一解释,就韵味全无——作为资深武侠迷看起来还不错,好像是老爷子和你面对面聊小说;可单纯从作品角度来说,原本好好的书,里面掺了东西,连节奏都不对了。

此外,为了政治正确去改书,这个做法缺乏侠气。

说到侠气,有一段改动我很喜欢。倚天中,新修版增加了圣火令的三大令八小令,其中便有这么一段:

第一令、不得为官为君:吾教自教主以至初入教弟子,皆以普世救人为念,绝不图谋私利。是以不得投考科举,不得应朝廷徵聘任用,不得为将帅丞相,不得作任何大小官吏,更不得自立为君主,据地称帝。於反抗外族君皇之时,可暂以「王侯」、「将军」等为名,以资号召。一旦克成大业,凡我教主以至任何教众,均须退为平民,僻处草野,兢兢业业,专注於救民、渡世、行善去恶。不得受朝廷荣衔、爵位、封赠,不得受朝廷土地、金银赐予。唯草野之人,方可为民抗官、杀官护民;一旦为官为君,即置草民於度外矣。

这一段,不正是真正的“侠”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6
改动太大。因为三联版是经典的版本,大家熟知,而新修版把一些人物的性格给改变了,让人不好接受。
第2个回答  2020-12-15
因为新修版的小说中,删掉了很多神奇精彩的内容,比如逍遥派的逍遥御风这样神奇的武功,这样一对比下来,三联版的金庸小说就显得特别好,而且许多老读者一开始看到的就是三联版,所以都认为新修版不如三联版。
第3个回答  2020-12-16
因为新修版的改变有点大,有好多的剧情都有些改变,不能更好的讲述小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