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地看病,医保怎么报销?

如题所述

1、根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政策规定,参保人在异地就医必须先到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进行登记和备案。(急诊患者在外地发病需及时到医院住院治疗的,在住院后的3天内向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电话申报备案),其中,参保人所花费的医药费用必须先由个人全额垫付。

2、出院后1个月内,参保人可以凭身份证、户口簿、居民医保卡、出院证明、医药费发票及医院费用明细总清单、异地居住证明或暂住证等资料到户籍所在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医疗费用报销手续。

3、就医人员住院时必须向参保地的医保中心申报备案,如果参保人不按照规定办理报备手续,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机构可以不予报销。

在异地报销时,必须先到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进行登记和备案,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应有个人先行垫付。出院后准备报销的一些证明材料到参保人户籍所在地的医保经办机构报销医疗费用。

扩展资料

报销条件: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3] 

根据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付的基本要求,参保人到医疗保险机构报销自己看病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一般要符合以下条件:

参保人员必须到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或持定点医院的大夫开具的医药处方到社会保险机构确定的定点零售药店外购药品。

参保人员在看病就医过程中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必须符合基本医疗保险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范围和给付标准,才能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

参保人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中,在社会医疗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与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费用部分,由社会医疗统筹基金统一比例支付。

报销比例:

1、门、急诊医疗费用:在职职工年度内(1月1日~12月31日)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累计超过2000元以上部分。

2、结算比例:合同期内派遣人员2000元以上部分报销50%,个人自付50%;在一个年度内累计支付派遣人员门、急诊报销最高数额为2万元。
3、参保人员要妥善保管好在定点医院就诊的门诊医疗单据(含大额以下部分的收据、处方底方等),作为医疗费用报销凭证。

4、三种特殊病的门诊就医:参保人员患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需在门诊就医时,由参保人就医的二、三级定点医院开据“疾病诊断证明”,并填写《医疗保险特殊病种申报审批表》,报区医保中心审批备案。这三种特殊病的门诊就医及取药仅限在批准就诊的定点医院,不能到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发生的医疗费符合门诊特殊病规定范围的,参照住院进行结算。
5、住院医疗。医保缴够20年,才能享受退休后的医保报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医疗保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第一步,通过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或到参保地医保经办部门填写《长期异地就医备案表》进行备案;第二步,选好定点医院,一般来说,大部分的三甲医院都是可进行社保异地结算的;第三步,就可以拿着我们的医保卡到定点医院直接就医了

第2个回答  2020-10-17

医保卡还还没有实现全国联网,所以医保卡的使用只限于参保地,还不能全国通用。如果是在外地就医,可以先在参保地办理异地医疗备案手续,之后在备案医院就医所发生的医保费用都可以直接使用医保卡进行结算,不用来回两地跑。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方案定制免费咨询
第3个回答  2022-11-18
异地医保的报销流程。
1、其他省份的报销比例为30%,把医院发票拿到当地社保局报销。
2、特殊情况下,因出差、探亲、休假等原因,异地紧急住院的费用,按照保险地医疗保险办法的具体规定报销。一般情况下,在紧急情况下,允许进行密切的诊断和治疗。治疗结束后,当地医疗保险机构凭治疗医院出具的有效证明按规定报销。
3、此外,如果退休子女已在北京定居,他们可以在保险区的医疗保险中心申请退休人员的安置。一旦完成,他们可以选择一个或两个指定的医院寻求医疗。费用先由本人支付,再由保险地区的医疗保险中心报销。
4、对于长期驻外职工,也可申请医保异地安置,由单位申请,办好后就可以选择一到两家定点医院就医,费用先自己垫付,然后回参保地医保中心报销。
第4个回答  2020-10-17

医保是支持外地就医的,而且报销比例不低,前提是要提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备案成功就可以直接刷医保卡进行结算了。每个地方的区域政策略有不同,大家可以拨打社保局电话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