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学生打扫卫生,学生说他在家从来不干活。怎么看?

如题所述

学生不打扫卫生的情况很常见,但硬怼老师的比较少。一般都是老师在场时答应得好好的,装着很积极。老师前脚一走,马上就偷跑去玩了。

无论哪种情况,学生不做集体劳动,老师肯定要教育。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

01 在家不干活,是父母的失职。在学校不干活,就是违反了教育法规

老师应该直接教育学生,在学校不劳动是违法的。下面这些道理要告诉学生。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每一个人都有劳动的义务和责任。在家从来不干活,这是父母对孩子不劳动行为的纵容。这并不代表不劳动就是正确的、合理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家不干活,这种家庭教育是不对的。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因为在社会上没有人可以不劳动,也没有人会纵容他。

比如现在,学生是在学校里,不是在家里。在家里父母可以纵容,但在学校里老师是不会纵容的。

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9条和第20条规定:

19、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遵守活动的要求和规定。
 20、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6条: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显然,在学校不打扫教室已经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者《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老师有权批评教育。

一般在这个《行为规范》标准之下,学校会制定相应的细则。老师根据学校制定的相应细则《中学生处罚条例》,可以对不劳动的学生要施予处罚。施予处罚之前先打电话告诉家长,不妨把国家规定对家长也讲一遍。

02 家庭教育始终是不可缺失的一环,学校可以培养家长

人人都知道家庭教育很重要。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家长就是教育不好孩子。根源在于家长自己也不懂怎么教育孩子。

一、建议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次开学报道,学校组织开家长会。

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给每位家长印发一份,以及学校的实施细则也给每位家长人手一份。然后,开会就是组织家长学习这个文件。可以由校长在台上先读一遍,再引导家长一起学习。明确告诉家长,学生在学校的这些要求,在家里也应该保持,这就是最基本的家教。

我认为这个方法对完全不懂教育的家长应该有效果。

二、学校每学期也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家长会。这个家长会也要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为主题。

家长会应该改变当前以讲成绩和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方式,而改为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至于学生成绩,可以个别交流会更好。

每次开家长会,班主任要给出一个小的家庭教育的主题,班主任印发出来给家长交流。

家长会可以多种形式,如家长相互交流、学生代表发言、请科任老师讲,或者班任讲等。

个人认为如果学校这样坚持做下来,对学生庭教育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家校矛盾。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5
孩子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的,都是家长惯出来,不知道干活在学校就得靠老师的教育吧,慢慢就会好的
第2个回答  2020-06-27
我认为这样的学生首先是没有礼貌的,学生在学校里就应该做好学生的职责,打扫卫生也是应该做的事情之一,这不是在家里,所以不应该这样。
第3个回答  2020-06-27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不干活,到了学校没有拥有特权。这学生就应该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卫生打扫,而不应该以家里的处事风格来应对学校的规矩。
第4个回答  2020-06-27
大多数家庭中,小孩的精力都用在读书这件事上,像打扫卫生这种事情都不会安排小孩做,所以自然就在家不干活,但是班级是集体的,自然分摊到学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