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近代化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如题所述

论中国农业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保障农产品供给、保证食品安全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总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局的重大问题。

然而,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农业近代化也是历经坎坷。那么,是什么阻碍了中国农业近代化的前进步伐?

中国农业近代化主要障碍之——社会制度与土地政策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生存不可缺少也不可代替的产业,是一切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尤为重要。一是我国是人口大国,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实属不易。二是农业发展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农业,自古以来,都是和社会制度息息相关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往往影响并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政策。在战争纷乱,硝烟不断的近代中国,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在近代中国,农业始终是最主要的经济生产部门,然而,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农业越来越呈现出破败的局面。近代以来农村经济的衰败,原因很多,现就从社会制度与土地政策两方面进行讨论。

80年代初,清王朝统治的封建社会实行封建剥削制度。土地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本不应该被少部分人独占。对农村主要生产资料——土地这种占有关系和使用关系,决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在诸种土地占有方式和使用方式中居于主导地位。其表现为地主土地所有制对其它土地占有方式的支配关系,以及地主阶级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地位。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无地少地的农民只能依附于土地所有者,听命于土地所有者,受其奴役、剥削、压迫的地位。由此,无地者日益贫困,土地所有者日益富有,贫富两极分化,阶级对立严重导致了农业发展的不平横性,也为接下来近代农业的畸形发展埋下了不良隐患。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迫使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迈进,帝国主义通过对中国在世界市场中农副产品出口的掠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将势力直接伸展到中国农村,采取更直接的剥削方式,比如利用买办以发放高利贷、预购、包销等形式,推行殖民地经济。在这种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双重压迫的历史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便在更大的程度和更广地域上日益丧失了它的独立性,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半殖民地性质的农业经济。

之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程度的加深,不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着,而且建立在这一经济基础上的反动政权——清政府和北洋军阀也继续掌握着统治权利,他们对农业加紧进行搜刮,破坏了农业生产,使农业经济陷于衰退的境地。

由此可见,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是中国农业近代化的最大障碍,而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和以此为基础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则是中外反动势力统治中国的经济基础。

辛亥革命后,中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孙中山领导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建立了中华民国政府,提出新旧三民主义,将农业发展提上日程。处于这种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过渡阶段的农业虽然在民生主义的呵护下有所转折和发展,但仍旧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没能健全发展和保留下来而告终。实际上,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阶级利益不可协调的情况下,用和平手段是根本行不通的,民生主义不能给农业带来真正的解放。

新民主主义时期,无产阶级中国***逐步登上历史政治的舞台,通过对国情的不断探索,中国***对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认识产生了一个历史性的飞跃。1931年建立了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将减租减息政策变为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在各地土改的基础上,于1947年10月10日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农民积极性大大增加,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

回首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的一百年,帝国主义者入侵中国,促进商品经济畸形发展的同时,将封建地主阶级变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从而不仅没有改变中国农村的封建土地制度,反而巩固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在封建土地关系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农村,所有农民要承受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压迫和剥削。其中,来自经济方面的剥削有封建的租佃制度和地租剥削,雇佣关系,重利盘剥和沉重的赋税。这些因素均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反动落后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土地改革前的旧中国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其表现为:首先,农业生产资金短缺,耕作技术落后。其次,农业生产停滞和衰落。第三,资本主义农业难以发展。

由于中国在明清时期已出现了资本注意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农业经济也回顺其自然地向资本主义农业迈进,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解体,但它终没有使中国农业经济走上近代化道路。其原因之一为旧中国土地经营分散落后。在旧中国,土地占有的高度集中与土地经营的严重分散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中国农业从远古至近代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农业生产方式几千年一成不变,农民一代又一代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从事简单而落后的农业生产。

又是一块绊脚石——农业技术

从古至今,技术一直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在近代的中国,农业技术方面的一些缺陷却阻碍了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国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成了中国农业近代化的障碍。

美国著名底经济学家约翰·梅勒按照农业技术的性质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梅勒:《农业发展经济学》,第十三章〕

第一阶段是技术停滞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生产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传统要素供给的增加,但是具有动态的技术也会发生,只是它们对生产率的影响较为微小。

第二阶段是低资本技术动态农业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农业发展则主要依赖于劳动使用型的或资本节约型的技术创新和使用,但重点是提高土地生产率。

第三阶段是高资本技术动态农业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大量的农业技术不断被创造和发明出来,并且很快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由此可看出农业近代化正是梅勒所说的第二阶段,农业近代化需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但是在动乱中的统治阶级根本无暇顾及。外国侵略者所关心的也只是如何从中国掠夺廉价的原料,而不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前途。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以及大小官僚所关心的则是如何从农民身上榨取更多的财富,而不是去投资经营农业生产。广大农民虽然渴望改善技术条件以增加收入,但他们十分贫穷,没有资金、科技知识、足够的能力去进行技术革新。

虽说中国很早以前就有了总结农业技术的书籍,如《齐民要术》、《农书》等,但是广大农民所获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主要是通过父辈代代相传而获得的。(周志祥、范剑平:《农村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27页)而此时期世界发生了两次影响巨大的科技革命,出现了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如高产良种、便宜的有机肥料、化学杀虫剂和除草剂等。但是由于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中,这些新的技术并没能传到中国,去促进中国的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期,国内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美国却很快地将这些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使美国的大量未开发而又肥沃的土地得到了利用,对美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般来说,农业的近代化是以城市资本主义工业的自由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为前提的。但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十分薄弱,还处处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遏制,这使得一些农业技术无法在工业的发展带动下得到创新与发展。虽然在近代化过程中,一些国民党的先进知识分子也曾引进一些新的农业技术进行生产,但皆因社会环境的不稳定而成效不大。毕竟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宽松的环境的。而且国家又处在战乱中,无力支持农业技术的传播,许多农民的知识水平又低,也很难接受新技术。另外中国的地理情况复杂,各地情形不一,更不利于新技术的广泛传播。

因此,近代中国在生产水平较低、社会动荡不安等背景下是不可能有闲暇去进行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新技术、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技术的。农业技术得不到发展,也不会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农业的近代化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进一步发展。

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俗话说“农业兴,万事兴,农业稳,百业稳”。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水平,推动农业这个基础产业的发展。

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农业机械

所谓农业近代化,是指农业由传统型向近代型的转化过程。其内容之一就是农业工具由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农具演进。在高中的知识中我们了解到,在古代,中国农业的机械一直是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是在近代,过多的战争和动乱打破了农业发展的平和环境,使得农民没有精力来专心于农业机械的改进和更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战争结束了,中国探索农业近代化的脚步还是没有停止。探索的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一度背离其历史传统,盲目仿效前苏联大搞农业机械化运动,结果劳民伤财,并无显著效益。直到今天,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仍然很低。

我们要思考,为什么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近代中国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自从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来清政府被大量赔款压得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债应付帝国主义列强的压榨。所以中国近代经济开始解体,虽然外国入侵者也向中国输入了一些技术和资金,但是他们不是为了帮助中国而来的,他们的目的是掠夺和索取。他们一方面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一方面也扶持中国的封建势力。被外国势力控制的中国经济最终按照他们的需要纳入世界市场,连经济也带上了半殖民半封建色彩。这样的经济体制没有自主权无法健康地发展,使需要大量投资的近代农业延口残喘,缺少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农业近代化需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以不断扩大再生产,但是外国侵略者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是如何从中国掠夺廉价的原料,是满足他们产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需要,而不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前途;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以及大小官僚所关心的是如何从农民身上榨取更多的财富,直到竭泽而渔。总之,中国近代化需要对农业的投入,可是那些富有的阶级却只受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不肯投资经营农业生产,宁愿买地出租,坐收地租。广大农民是农业生产的直接经营者,他们或是自耕农或是佃农,虽然渴望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以增加收入,但是他们多数不具备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可见,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对中国农民进行的残酷剥削压榨,使中国农业的经济发展带上了沉重的镣铐。

然而闭关自守的清政府并不是一无是处。以东北为例,清末以来东北大量引进、试用和推广西方新式改良农具促进了该区机械农业的萌芽和发展。清末机械农具的引进和试用只局限于官办农业试验场和农垦公司,明初一些私人农垦公司也开始使用火犁垦地。东北机械农业的发展之所以能走在全国前列,主要原因是东北是个新开发区,大规模开垦耕地需要利用效率较高的新式农具.东北新垦区农业资本主义较为发达,农垦公司林立,它们一般都很热心于使用机械农具。三省官府为促进地方垦殖事业,也往往大力提倡机械农业。不仅如此,东北还有一些技术人员自行试制各种新式改良农具.例如1911年,奉天省赵玉清“自造新农具洋犁、角耧二种,已赴南洋赛会,得有奖牌”。民国时期,农机学家张鸿钧研制出了车式一次两垅上垅播种机、一次两垅下垅播种机和禽式锄地机等三种新式马拉农具,十分适于东北的垅作农业。(衣保中《东北农业近代化论纲》)

可以见得,中国并不是没有研制新农具,引进新农具的人才,而是致力于这方面的人才太少,没有对整个中国农业起到推动作用。同时社会的动乱也没有给中国农业机械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加上中国经济萎靡不振,就更加没有推广新型农业机械的基础。就是这样的原因,影响了中国农业近代化的进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13
工业基础差而导致的现代化机械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