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生儿或跌破1000万!为何生育率持续走低?

如题所述

近年来,中国新生儿数量已经出现了“三连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在教育层面也全面实施均衡政策,希望能够缓解大家的生育焦虑。这些政策也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有网友直呼,“是不愿意生吗?是养不起!”

总和生育率破警戒线登上了热搜榜!民政部部长称,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我国人口发展步入了关键转折期,新生人口数量已经连续数年下降!从新生儿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2017年是人口出生的小高峰,与国家放开二胎政策有关。之后的年份就开始下跌,中国出生人口2017年是1723万人、2018年是1523万人。而到了2019年新生儿出生人数更是跌破了1500万。

“人口断崖式暴跌”问题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国家想出了很多对策来鼓励生育,例如,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专家建议“尽快开放三胎”,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却依然挽救不了新生儿数量继续下滑的趋势!

于是,国家开始直接从教育层面考虑——“减负”、“均衡”无疑是未来持续的教育热词!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健全联控联保机制,精准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为何生育率持续走低?

1、精神压力

生出来孩子,就应该对孩子负责,每个父母都想尽自己所能为孩子提供优质的生活质量,在现在过快的生活节奏下,作为父母的育儿焦虑直线上升。双职工家庭没有精力带娃,若没有长辈帮忙接送,幼儿园三点半,小学周一到周五三点出头放学,周五两点就放学,除非牺牲一人不去工作或倒贴工资请阿姨接孩子。

除此之外,需要家长辅导作业这一项更令很多父母头疼不已!课内减压,课外加压,下班之后本来就身心俱疲,还要陪孩子写作业简直就是精神折磨。一个孩子就已经觉得三头六臂都不够用了,更何况再来一个娃!很多家长直呼现在养孩子就是双职工家庭的困境!

2、经济压力

孩子就是四脚吞金兽,从出生到读完大学,就是一路烧钱的过程!年轻人选择不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可以支撑养孩子的经济基础。在一线城市养娃,稍不留神就是百万打底:

· 怀孕生产,大约在2~8万左右;

· 0岁~3岁,大约20万;

· 3岁~6岁,8万~60万;

· 7岁~18岁,30万~200万;

· 18岁~22岁,15万~200万。

很多家人认为,养一个孩子,每年吃喝拉撒的花销都承受不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还经常需要退休的父母用退休金接济。有家长吐槽说,孩子吃奶的时候觉得奶粉尿布保姆贵,等孩子长大之后才发现孩子的课外辅导班花销是个无底洞。林林总总的花销掏空了一家人的钱包,有家长直呼,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不知道可以买几辆豪车了。

3、教育资源紧张

教育是投资,每个家长都希望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如果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公立学校拼的就是学区房!如果想在义务教育阶段顺利入读好的学校,最好的办法就是购买学区房,动辄千万的学区房,令不少人望而生畏。

也有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上好学校,不惜卖掉原本住得十分舒适的房子,换成天价的学区房。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买到理想学区房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挤进好学校,只能转而试试民办。今年民办摇号之后,热度下降了不少,不过还是有一些家长因为对口的学校不理想,想带孩子去民办搏一搏运气。有一些家长摇中了口碑名校,但却因为民办高额的学费感到焦虑不已。

除了孩子上学的基本开支,平时上辅导班也是一项十分大的花销,课外辅导、补习班、兴趣班等都十分烧钱。像初中和高中,补习就是很大一笔开销,就算只补三门课,一节课至少200元每周一次,补课加复习资料的开销也超过10万。初中高中一起,大概在30万~40万左右。

教育资源的水涨船高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父母的时间、精力、能力也是有限的。国家为了鼓励生育,在教育层面推行减负和均衡政策,那么是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呢?很多家长反映,虽然政策频出,但是家长们的负担和焦虑并未得到缓解!对整个家长群体来说,无论是“公民同招”还是“民办摇号”,民办摇号新政解放的是那些过早被迫陪跑的孩子和家庭。

解放的是那些曾经被逼无奈、不想“鸡娃”但为了跟上周围人的节奏被迫“鸡娃”的家庭。而对于那些有高要求的孩子和家庭来说,只要想站到金字塔的顶尖,即使“减负”的趋势成必然,也是不可能会轻松的。如果可以解决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父母们在各方面的顾虑减轻,那么生育意愿自然也就提高了。

说到底,生育意愿降低,是社会、经济、教育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适育群体在心态上的变化也是关键一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0

国家统计局在今年初发布过2019年出生率方面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总人口突破14亿人,为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67万人,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其中出生人口数量比上年减少了58万。

按这样的出生率推算,很可能在2025年总人口会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现象。因此根据早几年的数据统计以及今年由于新冠带来的经济层面的问题,有研究者预测,2020年的出生人口将会低于1000万。

当然是2020年的新生儿否会真的是低于1000万,这要到2021年统计部门才能够揭晓,但我国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国家也全面放开了二胎,那造成这种生育率持续走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高房价导致了国内生育率走低

年轻人结婚成家了之后才会有孩子出生,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却迟迟没有结婚,其中有个很大原因就是没有房子。年轻人本来就是刚刚进入社会工作挣钱,刚参加工作也不会有很多收入,面对动辄几百万的房价,即使家中父母来凑,也可能凑不齐首付和装修、家具的购置。

于是,这些年轻人即使有女朋友,但考虑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住所,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四处租房住,所以会选择延后结婚或干脆就不结婚,有些人即使办理了结婚证,也不会马上就要小孩。

以上这些都是年轻人不得已的事情,并不是他们不想生小孩。

二、抚养孩子的成本太高

房价是导致一些年轻人不愿意生小孩的原因,那不是鼓励生二胎吗?可以生二胎的这些家庭中还是收入还是比较稳定的吧,那为什么还是有些人不生二胎呢?

这是因为现在抚养一个小孩子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以前养一个小孩可能不觉得,但现在抚养一个孩子的费用真的很高。

国产奶粉的不争气,得高价买进口奶粉,孩子长大一点,就要请老师来兴趣辅导。这个可不是一定小钱就行的,还没包括生病治疗、衣服、尿片等等开支。

孩子最大的开支还是从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趣班上不上?想让孩子有个好的基础,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送小孩上兴趣班,好一点的一个月得上千吧,同时几个班的话,一月就是大几千,有些父母可能工资都不够这个费用。这还不包括孩子其它的开支。

因此,抚养孩子的高成本,会让可以生二胎的家庭缺乏信心,因为他们有抚养第一个小孩的经验,知道其中的艰辛。

三、有些职业女性确实不愿意多生孩子

许多在经济方面相对独立的女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是单位不可缺少的骨干,因此收入也高。这些女性很害怕因为生孩子,而失去这份好工作和好的职业前景。所以许多职业女性通常只愿意生一个孩子。

出生率的下降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归根结底,最主要的还是经济问题所导致的。

第2个回答  2020-12-05
因为时代在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传宗接代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所以宁愿不生孩子。
第3个回答  2020-12-05
因为年轻人不愿生孩子。生孩子已经成为女性的负担,既影响职业发展,又要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第4个回答  2020-12-05
2020年新生儿或跌破1000万!是因为大部分人觉得养一个孩子不仅费钱,而且费时费力,所以相对来说才不会考虑生二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