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教师 之“美好” 读《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每一个职业,只要用心做,就会做到极致。教师亦如此,教育要用爱、用心,这样才能修炼成美好的教师。

郑英老师说:“一个美好的教师有三重境界:始境,形胜;又境,气胜;至境,格胜。”

始境,形胜一一形象上的悦目

形象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疏忽,不再注重衣着打扮,十分随意。每天素面朝天,脸上的皱纹清晰可见,自己都不怯于镜中的模样,学生呢,学生每天面对皱纹横生的脸,听课的兴趣会高吗?

不再重视外在形象,或许我们觉得人不是靠外在形象来定义的。但事实上,当我们将自己打理得得体且富有品体时,我们不仅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连自己都会更加爱自己。

郑英老师在生活中有意识地修饰和美化自己,努力以知性、优雅、灵气的教师形象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每一件衣服都要慎重挑选,既要符合自己气质又是心头好物,同时精心照料,保持它的形与质。

每天晨起,无论是假日还是工作日,都会细致地化个淡妆,每一步都一丝不苟。

无论走到哪儿,都神采飞扬,容光焕发,尤其在课堂上。

形象传递出来的,是一个人的品味、修养和审美。任何时候,整洁、端庄的仪表不只展示了一个人的素养和品位,更透露出他对人、对己的态度,折射出他的精神里子。

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注重个人的形象。修饰形象,让形象保持清新悦目,整个过程也是悦纳自己、发现自己并滋养自己的过程。

又境,气胜一一气质上的赏心

一个美好的教师,他读过的书以及他的全部生活经验,都可能参与他的美好。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

教师要把读书当成一种常态,一种生活方式。

我开始阅读断断续续有两三年了。早晨和学生们一起读书。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图书馆,浸润在书香中,静静阅读。外出学习,包里都要装一本书,利用间隙时间阅读……阅读,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在反思和审视中慢慢成长。

美好教师的气质里,当有生活的气息。

把平淡、冗杂琐事的日子过得生动、精致,把寻常事经营得活色生香。这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生活充满着激情无限向往。

木心先生说过,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我们要从阅读中培养审美力,还可走进广袤的大自然,从中感受美。

至境,格胜一一灵魂上的高贵

教师的内在华彩,立足于其心地的善良。

“至善方能至美”(柏拉图)一个善良而有悲悯心的教师,本身就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像煦暖的阳光照射到学生身上。

教师的善良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之中,需要时时处处涵养自己性情和品格,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教师的内在华彩,取决于其思想的丰富。

思想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对教师来说,其思想的高度不但决定了自己的人生高度,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高度。只有教师自身思想丰富,他的学生才有可能思想丰盈;反之,如果教师自身思想孱弱,他的学生就多半精神懦弱。

思想若要丰富,必须经历深刻的思考。作为教师,需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品质,否则,就难以真正担负起启迪学生心智的责任,更难以促成他们精神的主动成长。

最后,郑英老师提出:一个教师的内在美好,以及由此所能创造的美好教育人生,应如下这般一一

追求上,不断探索价值,做教育的行者,行者不驻,故无疆一一这是教育人生的长度。

学识上,精进专业素养,做教育的学者,学者乐学,故无涯一一这是教育人生的宽度。

思想上,学会哲学思考,做教育的智者,智者善思,故无忧一一这是教育人生的深度。

灵魂上,提升人格修为,做教育的仁者,仁者爱人,故无敌一一这是教育人生的高度。

唯有这四个维度都不断增加,教师的教育人生才算丰盈,而需要达到这四个维度,这个过程需探索中前进,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过程虽不易,自我逐渐趋向完美是令人欣慰的。

有目标才会有动力,向着自己人生的目标前进,从气质、内心、品质,把自己修炼成美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