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通假字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要”通“邀”,邀请。

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白话译文: 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2、“志”通“记”,做标记。

原句: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白话译文: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3、“缘”通“沿”,沿着。  

原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白话译文: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4、“具”通“俱”,完全,详尽。

原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白话译文: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6

 要”通“邀”,邀请
“志”通“记”,做标记
“缘”通“沿”,沿着.
“具”通“俱”,完全,详尽.

词句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顺着、沿着。

    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夹岸: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复:又,再。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欲:想要。

    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

    便:于是,就。

    得:看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

    舍:舍弃,丢弃。这里是“离开”的意思 [3]  。

    初:起初,刚开始。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

    行: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平坦。

    旷:空阔;宽阔。

    屋舍:房屋。

    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耕种劳作。

    衣着:穿着打扮,穿戴。

    悉:全,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通“俱”,全,详细。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要:通“邀”,邀请。

    咸:副词,都,全。

    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云:说。

    先世:祖先。

    率:率领。

    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绝,绝处。

    复:再,又。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遂:就。

    间隔:隔断,隔绝。

    世:朝代。

    乃:竟,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为:对,向。

    具言:详细地说出。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

    余:其余,剩余。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去:离开。

    语:告诉。

    不足:不必,不值得。

    为:介词,向、对。

    既:已经。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到处。

    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

    遂:终于。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高尚:品德高尚。

    士:人士。

    也:表判断。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 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寻:随即,不久。

    终:死亡。

    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2]  [4]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2个回答  2022-03-11

《桃花源记》的通假字:

①“要”通“邀”,邀请;

②“志”通“记”,做标记;

③“缘”通“沿”,沿着;

④“具”通“俱”,完全,详尽。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第3个回答  2022-03-02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不属于150实词范围内)
具:通“俱”,完全、详尽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出:
(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1)便舍(shě)船:离开。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
(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
(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
(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
为:
(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作为。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读wéi,介词,对、向。
遂:
(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3)后遂无问津者:“就”。
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
(1)鸡犬相闻:听见。
(2)闻有此人:听说。
多词一义
(1)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2)便要(yā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都
(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古今异义
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芳(古义:花;今义:气味芬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间离隔绝; 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路,探访。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 多形容性格)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要(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
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语(此中人语(yu第四声)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黄发(黄发垂髫):借代手法,代指所有的老人
垂髫(黄发垂髫):借代手法,代指所有小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3-03
1、“要”通“邀”,邀请。

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白话译文: 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2、“志”通“记”,做标记。

原句: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白话译文: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3、“缘”通“沿”,沿着。  

原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白话译文: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4、“具”通“俱”,完全,详尽。

原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白话译文: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