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为什么不怕员工劳动仲裁

如题所述

1,因为仲裁不是法庭,仲裁是在维护劳动双方的权益,法庭是惩处,完全不一样。公司仲裁失败,无非是按照法律要求进行赔偿。仲裁记录除了在上市审核的时候被关注一下(具体影响有多大影响还是要看仲裁内容),并不会影响企业的信誉、贷款、融资等。而且企业可以通过仲裁过程,让这笔赔偿延期大概半年支付。
2,整个过程,从发起仲裁到执行,我见过最快的也要两个月才能结束,一般是三个月才能结束。仲裁结果企业也可以不认,然后直接法院起诉,那么这样一来,前前后后半年都过去了。企业拖半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仲裁和起诉期间,不给你开具离职证明,哪个正规公司会要你。还有损一点的公司,把你的社保给你调到最低但不给你减员,你根本不能入职其他企业!但凡你去工作了,反手就告你一个违反劳动合同!劳动仲裁的时间成本太长,很多人就主动放弃了,这也是滋长公司无视劳动仲裁的原因。
3,因为去仲裁的人少之又少。很多员工的法律意识欠缺,不知道拿起法律的武器合法的保护自己的权益。有的员工收到公司的辞退通知自己就主动离职了。
公司有以下情形时,可以提请劳动仲裁: 一般来讲,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劳动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