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工厂成本控制与管理论文2000字

如题所述

【摘要】有效的控制企业的成本无论对于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还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说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成本控制也是当前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介绍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并探讨了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关键词】成本控制;企业管理;作用
0. 引言 当前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面临这种发展趋势,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更新技术和人才之外,还需要企业内部高效的管理和控制。其中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企业要重视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企业成本控制概述 企业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依据设置的成本管理目标,对企业产生成本前和影响成本控制的各个因素进行严格的调节控制和计算,使企业的各项成本支出控制在前期设定好的成本目标范围之内,从而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控制按从广义和狭义来定义又可以称为相对成本控制和绝对成本控制。从广义上来说企业的成本控制要涉及到企业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而在狭义上来说,成本控制是指完成企业限定的成本限额为目标[1] 。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成本控制的内容包括:企业内部人员的控制和企业经营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的控制。在企业的成本控制中要遵守的原则有:节约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权利和责任相结合原则、目标管理原则以及全面性的原则。
2. 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1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促进企业良好经济效益的实现。当前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而成本控制又是成本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企业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首先能够减少企业的资金风险。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资金的良好运转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除了对外吸引投资来减低财务风险之外,还可以通过企业本身成本费用的支出来环节企业的资金压力,使得企业可以将有效地资金投入到生产建设当中,完善企业的技术设备和人才配备,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其次,成本控制还可以作为加强内部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以达到企业内部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企业内部的积极性,从而为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终也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成本控制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从整体上来说保证了企业管理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2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是一朝一夕的,尤其是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竞争的环境中,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成本控制。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离不开人才好而技术外,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资金。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总收入-总成本投入,通过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总成本投入对于企业是否能够盈利非常重要。一个企业虽然资金雄厚,但如果不重视成本的有效控制,虽然不会影响企业的短时期的经营,但是一旦出现经融危机,企业必然会出现重大危机,严重者可导致破产。相反,如果企业在每一发展阶段都注重成本的控制,必将会给企业积攒一笔雄厚的资金,企业抵御危机和风险的能力必然会增强,才能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2.3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成本控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可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提升。相同的产品,根据市场经济要求,价格的差距不会太大。如果企业能够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的降低,除了获得利润更高以外,还可以形成一定的价格优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就能提高产品的销量,也能更好地开展与市场上同类化产品的竞争,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创造品牌效应。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3. 目前我国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1企业缺乏全面化成本控制意识
目前很多企业的成本控制主要是通过减少企业内部的费用支出和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这种单一的成本控制意识只注重了生产环节中的成本控制,忽视了其他环节中的成本控制。这种单一的成本控制模式不仅阻碍了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而且还影响到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不仅如此,还有的企业根本不重视企业成本控制,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企业经营者只看重成产值和经济效益。无论是成本控制意识的反驳还是缺乏全面化的成本控制意识,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出现企业生产和管理中资金和材料的浪费,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企业成本控制方法落后
当前还有很多企业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企业成本控制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是比较落后的。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是重视生产成本的控制,这种模式是先通过目标成本的确定,然后再转化成本,将标准成本和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提出成本控制的具体意见。这种成本控制模式并没有很全面的反应整个经营环节的成本信息,也没有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导致的技术要求和消费需求,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不仅落后,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反而限制了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3.3企业成本控制违背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成本控制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制定相对应的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然而,还有很多企业在进行成本目标的设置上忽视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企业发展没有预见性,缺乏长远的目光。这种短期的成本控制,只能完成现阶段的成本管理目标,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4相关企业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
虽然很多企业制定了基本的成本控制的管理制度,比如成本核算的基础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再加上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导致成本项目记录不明确或者执行不到位;有些企业的验收管理制度没落实导致企业的财产不能够及时彻底地的清查。而相关的制度没有发生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现代的企业生产中企业的直接性成本的比重有所降低,间接性成本比重则大幅度的提高,如果相应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就会造成企业数据信息不准确,从而影响企业成本控制决策的失误,
4. 企业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措施
4.1树立新型的成本控制理念
当前企业面临着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各个企业要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必须要树立新型的成本控制理念。首先在企业的内部要引起各部门人员对企业成本控制的高度重视,提高职员对企业成本控制的认识水平,让职工认识成本控制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具体的可以在企业内部开展成本控制的宣传讲座,让每一个员工都能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成本控制,争取促使每一个职工都能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践行者。通过企业内部所有职工的共同努力,做好企业成本控制的工作。其次,企业成本控制的实践还必须要以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使成本控制能够适应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具体的要求企业必须要深入贯彻和落实全局控制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最后,企业还要全面建设企业的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重视成本控制对企业发展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作用。具体的要求企业要全面的分析企业成本控制的对象和内容的特征,采取合适的成本控制方式和方法。
4.2采用先进、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的占据市场份额,就必须要采用先进、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的方法应该是企业在分析自身情况的基础上,有效的将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和现代成本控制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比如:作业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价值链成本分析法、生命周期成本法的应用。尤其是在现代化的制造产业中,其自动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包括的成本控制环节就比较多,涉及到:设计生产费用、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和协调费用、组织订单费用以及比重逐渐加大的间接性费用,还包括占比重较少的材料和人工费用。对此就可以采用作业成本的控制方法。
4.3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
在企业的成本控制中容易忽视的是对日常成本的控制,因此企业要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针对于日常成本来说,第一是要对日常材料费用进行控制和管理,具体要求几乎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技艺和工序进行操作,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浪费的现象。第二,是管理人员要对人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每天的施工人数和工作时间进行有效的监督,以防止出现人工成本的损失。第三,尤其是要注重间接性成本控制的管理,由于间接性费用支出容易产生突发状况,相对于直接性的成本控制来说不太容易把控。针对于此,如果是有限定额的就必须严格按照限定的额度进行控制,如果是没有限定额度就必须按照事先预定好的费用进行控制。
4.4完善成本控制管理的制度
首先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成本控制的责任制度,加强各环节成本控制的责任意识。通过建立各个环节和部门的成本控制责任制度,有效的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完善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性制度。比如,完善成本记录制度,具体的要求企业对生产经营中所有的材料费用明细等做出准确有效的记录,并且每一项费用的支出都必须有相关有效的凭证。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完善企业的定额管理制度,比如企业经营中涉及到的工作时间定额、原材料费用定额、费用定额等,这些定额必须要在考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合理科学的设定。此外,还要完善标准的资产核实制度,对于企业的计量、验收、收发、清查等环节进行系统标准化的管理。最后,还要完善企业成本的预算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就是企业要根据整体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初级成本进行合理的预算,既然在根据具体的发展目标对初级成本预算管理加以协调和改进,以实现企业的成本预算既符合整体大局发展,又不会忽视到细节生产。
4.5构建企业成本费用支出的考核机制
企业构建成本费用支出的考核机制是实现成本控制的又一个有效的措施。具体的企业可以将成本费用支出作为内部考核的一项重要直标。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企业的成本控制与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相联系,强化企业职工的成本控制责任意识。企业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直接性成本控制和间接性成本控制,与企业的工作激励机制相结合就表现在各部门在工作中涉及到的成本控制的的工作要求、各部门成本控制职能的分工。构建企业成本费用支出考核制度要求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将成本控制的完成情况纳入到员工的考核体系当中。比如,生产部门一季度设置的成本控制目标是50万,如果在一季度生产部门的成本控制超出设定的目标,并且责任人对此没有真实有效的说明,对于生部门可以采取相应的惩罚。通过建立成本考核制度,将成本控制纳入职工的绩效考核当中,从而有效地达到调动企业内部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的成本控制。通过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意识,树立全面系统的成本控制新理念,完善企业成本控制制度,建立企业成本费用支出的考核体系,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成本控制在科学合理范围内,还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终增长,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