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要收上去吗?教案也计算分数吗?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要收上去吗?教案也计算分数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8

一般试讲过后会要求上交,但是不一定占分数,好的教案可以给评委好的印象。

写教案一般是15分钟到20分钟,时间非常充足,因为只需要写第一课时的内容就行了,不需要写的那么详细,有框架和大概内容就行。

教案的格式: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与设计、教学过程(重点)、教学评价设计、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扩展资料

教师的主要负担有以下几项:

1.备课。

所花费时间平均为上课节数的四倍,新入行教师可能要高达十倍。

2.迎接各种评比、考核和检查。

工作量无法估计。完全无报酬的情况下,晚上回家加班、留单位加班、暑假的周末加班,国庆节只一天假,是极普通的事,多数教师对此深恶痛绝。

3.所谓的科研。

为了职称,教师通常都要发论文,编教材,搞项目和课题,有些带经费,有些自掏腰包。对于普通学校的教师,发论文通常是极亏钱的事情,发一篇核心期刊论文教师有可能要赔进去1000多元。高校教师科研所花费时间估计与上课节数相当。

4.勤杂事务和学校活动。

花费时间约相当于上课节数的一半。

正因教师工作辛苦,收入微薄,所以我国才有所谓的“教师节”,以安慰教师群体。

当然,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教师的工资和待遇将被逐步纳入国家工作人员统一管理,这意味着教师的工资将得到很大提高,实现与国家公务员收入差距之间的不断缩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

参考资料来源:重庆市教师资格证网--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7

一般试讲过后会要求上交,但是不一定占分数,好的教案可以给评委好的印象。

写教案一般是15分钟到20分钟,时间非常充足,因为只需要写第一课时的内容就行了,不需要写的那么详细,有框架和大概内容就行。

教案的格式: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与设计、教学过程(重点)、教学评价设计、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扩展资料:

教师资格证面试流程

1、候考。考生持纸质面试准考证、身份证件,按时到达指定的考点,进入候考室候考。

2、抽题。按照考点安排和抽签顺序,考生持准考证进入抽题室,登录面试测评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经本人确认后,打印试题清单。

3、备课(活动设计)。考生持准考证、试题清单、备课纸,由监考教师引导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准备时间20分钟。

4、回答规定问题。考生持准考证、试题清单、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由监考教师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面试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

5、试讲(演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6、答辩(陈述)。面试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进行提问,考生答辩(陈述)。时间5分钟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重庆市教师资格证网-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教师资格证面试写的教案,要给面试老师看,主考老师会据此评判这一部分的得分。

教案写作方法
 一、教学目标
  这个非常重要,下面给出了三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希望你彻底记住这三条,顺序都不要错)
  三条的顺序不能颠倒,内容缺一不可,因为它涉及的是新课改的理念问题。如果你写的时候没有这三个条目,那么在考官看来,你可能是不认可新课改的理念的,这个就很严重了。
  二、教学重难点
  有些考生分不清什么算是重点,什么算是难点。
  解释一下:
  重点是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比较具体的;难点是比较抽象的,比较虚的。
  举例: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我们让小学生掌握生字词,掌握某些句式,这就算是重点。而比如说你让小学生体会文中对话人物的情感动态,小学上是很难理解这种东西的,这个就叫做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下面的四条是教学过程四部曲,比较流程化的东西。
  导入--新课---巩固--小结
  后期233教师资格网还会提供相关的文章进行详细解说,希望大家可以继续关注。
  四、板书设计
  网上有很多漂亮的板书设计,很有学生看到之后也觉得很惊艳,很羡慕,想要尝试着自主创新。但是,请各位考生明白,这种创新,是建立在长时间授课经验的基础上的,并不是一时兴起就能够完成的。所以233教师资格网建议请你不要去模仿,就是中规中矩来用就可以了。那什么是中规中矩的使用板书,就是黑板分两边,左边作重点内容书写,右边作草稿纸来用,随时可以擦除。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