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1994一3背景资料及每枚邮票 说明

邮票1994一3背景资料及每枚邮票
说明

1994-3T《珍稀鱼类--鲟》特种邮票      

    鱼的种类繁多,共有两万多种。鲟鱼是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它们的化石最早发现于中生代三叠纪初(大约2亿年前)的地层。很多种类在地球演变的过程中灭绝了,只有极少数残存至今,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寒冷或较温和的水域。目前全世界已为人们认识的共有25种,其中我国有8种,在辽宁与河北也曾于晚侏罗到白垩纪地层中发现过它们的化石。鲟在鱼类的分类地位较特殊,它虽隶属硬骨鱼纲,但它体内的骨骼大部是软骨,因此,可以说鲟鱼是介于硬骨鱼和软骨鱼之间的类型。一般认为鲟鱼是淡水鱼类,但其中有些种类要到海中育肥或越冬,形成了淡水产卵,人海育肥的洄游习性。鲟鱼的个体比较大,在我国淡水鱼类中,它们是个体最大的鱼类。最大的鲟是欧洲里海的欧鲟,它有长8.4米,重1 300公斤的记录。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皮可制革;鳔称为“鳇鱼肚”,胶质含一量丰富,可配制上等漆料,并可人药;肉、脊椎骨、鼻骨等为上等佳肴;体表面由硬鳞形成的骨板,是制作工艺品的材料;尤以鱼卵最为名贵,驰名的“黑色鱼子酱”即是用鲟鱼卵制成,含脂量极高,被视为珍品。其在分布区内自古就是重要的渔业对象,现在全世界的产量约3万吨左右,其中以俄、美和伊朗等国产量最高。   鲟在我国是珍贵鱼种,有的已处于濒危边缘,因此,发行这套《鲟》邮票,具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邮票以四种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鲟鱼,以其或潜或浮或摆或跃或急或缓的泳姿,造成一气贯通的总的游动韵律,充分表现其作为大鱼的气魄。为此,设计者摒弃了原定的40×27mm的票幅,改为52×31mm的票型,使空间加大,便于其动态形象的表现。

    第1图【鳇】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流域,是我国江河中最大的鱼种。其体重一般为50至200公斤。最大的鳇体长可达5至6米,重1吨。鳇的体表裸露无鳞,只有5行纵列的菱形骨板。头前长着三角形微翘的吻,吻下有4条须;口较大,眼较小。口内虽无利齿,却属肉食性鱼类,勇猛贪婪。它游泳本领极高,常潜伏在江河中,吞食过往的游鱼。食量颇大,消化吸收能力也强,所以生长速度很快,平均一年可增长5公斤体重。10岁以后增长更快,年增长可达18公斤左右。18岁以后发育成熟,生殖能力强,产卵可达100万粒以上,每年5至6月份,在追逐嬉戏中完成排卵过程。其寿命较长,一般可活20至35年,有的可达50至60年。鳇的身体虽大,但肉质却细嫩多脂,肉层丰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它是我国黑龙江水系特产名贵鱼类,它不进人海域,为淡水江河中定居鱼种。鳇类资源非常丰富。年产10万斤以上,鱼籽出口可换回大量外汇。目前,人工繁殖已取得成功,发展前景广阔。 

   第2图【中华鲟】  俗称“腊子”,古称“鱣”。主要产于我国的黄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等内陆淡水水域,沿海各地也可捕到。国外分布于朝鲜半岛西海岸以及如本九州岛等地。身驱较大,雌鱼最大可达500公斤以上,雄鱼略小。体表也具5行纵列骨板,其背部的骨板较光滑;皮肤无鳞但粗糙;吻不长,眼小,口内无齿。栖息于大江河及近海底层,为洄游性鱼类。在我国,其产卵场主要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段,产卵期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卵为粘性,生殖期间基本停食,幼鲟主食底栖各类动物,成鲟食昆虫幼虫、硅藻及腐殖质。繁殖后,幼鱼和亲鱼都降海育肥。葛洲坝建成后,洄游通道被阻断。种群生存受到影响。目前,国家已在坝下的宜昌市建立了人工繁育基地,进行人工放流,对中华鲟的保护和增殖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过去捕捞过度,已使其资源明显下降。中华鲟是生长迅速的大型鱼类,四川渔民有“千斤腊子千斤象”的谚语,其经济价值颇高。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第3图【白鲟】  是我国特产的稀有珍贵鱼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海河至钱塘江和东海沿海浅水区。个体较大,一般重50至100公斤,最重可达千斤以上。体光滑无鳞,背部深灰色,腹面色淡;头长,吻长似象鼻,故俗称“象鱼”;H艮IJ',口大,口前有一对短须,口内两颌长有细牙。亦有在海、河洄游之习性。幼鲟喜结群,随着年龄增长,活动区域逐渐分散。性凶猛,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其次为虾、蟹。善泳,春天到长江上游产卵,雌鲟怀卵量很大,一般有20万粒。卵粒较大,初为粉红色,渐转为红褐色,成熟期为灰黑色,碧莹晶润。关于白鲟,古时多有记载,称为鲔、蟑、琴鱼、剑鱼等。郭璞注《山海经·东山经》中述:“鲔即鳕也,似鳢而长鼻,体无鳞甲”。唐代申仲昌(状南·仲秋》说:“江南仲秋雨,鳟鼻大如船”。《说文》引传日“伯牙鼓琴,鲤鱼出听。”周朝时国王曾用它作祭祖的贡品。

    第4图  【达氏鲟】  也称长江鲟、沙腊子。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在黄海、渤海、东海以及朝鲜汉江口亦曾出现。成年的个体,雌的在10公斤左右,雄的约5公斤许,但最重的可达500公斤。它体披五行纵列骨板,形似盾甲,骨板间的皮肤遍布颗粒状的细小突起,极为粗糙。口前有4条触须,口较大,无齿。常栖息在长江上游水流较急的石质江底中。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次为水生植物。每年9至10月产卵,怀卵量一般为4、5万粒。其肉、卵均为名贵食品,鱼膘和脊索可制鱼胶,经济价值较高。其大小、体形与中华鲟相似,亦遭到过量捕杀,产量明显下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文字引用来源:xtldcsj.blog.163.com/blog/static/94852378201331152817471/前面加http://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