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论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如题所述

总的来讲,道德与法律作为社会控制方式、人们的行为准则,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互助共生,共同促进了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具体来讲:
首先,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没有道德,法律就缺乏根基,法律就会成为徒有其表的、没有灵魂的形式,具体来说,这种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1、道德是法律的理论基础,它往往成为解决法律诸问题的素材仓库。道德理论、理念、观点和学说是法律理论、理念、观点和学说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2、道德是法律的价值基础,是判断、评价法律的基本价值尺度。道德是衡量法律是否善良的标准,是引导人们进行法律制度、法律建设和改革的指针。
3、道德是法律运作的社会基础。法律权威、力量以及合法性的发挥和实现是建立在道德这一基础上的。
4、道德是法律的补充。它具有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
其次,法律是道德的载体。没有法律,道德就会流于形式,无从落实,体现在:
1、法律通过立法,将社会中的道德理念、道德信念、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赋予社会的道德基本价值观念以法律的强制力,进一步强化、维护、实现了道德规范。
2、道德和法律相比,法律是道德的承载物。它弘扬、发展一定社会的道德理念、道德信条和道德原则,促进社会道德的更新和变革。
3、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德风貌、新的精神文明,改造和提高人性的强大基础。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通过法律形式把适合社会生活的道德法律会、制度化、规范化,使之成为法律规范,这实质上就是确立和形成了一个法定的道德体系和标准。而这种法定道德丰富了社会中所存在的非主流道德的合法性、合理性,从而纯洁和提高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人类生存的两根支柱,是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不可缺少的永恒的质素。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法律与道德互助共生,才能真正形成和保持和谐稳定、错落有致的社会秩序,才能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基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4
法律是对公认的社会道德的确认,但公认的社会道德并非会确认为法律,法律只是确认一部分社会道德。
在法学理论上,公认的和会道德是否全部确认为法律,违反道德的行为,是否就是违反法律的行为,着司法律与道德关系理论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很多人存在认识的模糊不清。因为它直接涉及到对违反道德的行为和违反法律的行 为的判断及其两者的关系和区别。因此有必要细入分析。
首先,之所以说公认的社会道德并非全部确立为法律,这是由法律和道德所调整的事物以及不同的属性所决定的。对人的关系而言,法律是一套行动规则体系,主要用于调整人的行为。而道德是一套观念体系,主要是调整人的观念,并通过这种观念去间接影响人的行为。
其次判断公认的社会道德能否确立为法律,要看这种道德要求和人的行为的联系程度。但着还不足以解释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行为游离在法律之外。比较有典型的通奸行为。这是一种在道德之中所否定的行为。而在法律之中却没有体现。一种公认的社会道德观念要确立为法律,必须达到一定的“度”即行为的属性。由于各个社会的观念体系的差异,这种“度”不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
第三法律与道德的不同还表现在法律是一种历史阶段性的产物,法律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确认和保护。而道德由于是一种观念性的、个体化的、分层次的,因而社会道德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想对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而法律不能。
因此一般而言,对于违反法律的行为,我们可以说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了。
第2个回答  2013-12-14
人格可分为三方面讲。第一,它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第二,它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第三,它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总之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一贯的行为倾向和反应模式,也就是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所以首先积累知识只是完善人格的一种手段,更多是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培养.陶冶和锻炼;其次知识水平高.高等学历的人如果人格不够完善,只会伤害别人,伤害社会;最后即使知识积累得不够,文化稍缺欠,只要不断完善人格,就一样造福社会。我国著名精神卫生专家陈学诗教授说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的可塑性会越来越小。”青年后期人格的特征大体形成,因而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应客观分析人格特点,发现缺点和不足,及时地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培养和锻炼,所以说大学生完善人格比积累知识更重要。
如果人格得不到完善,那你能保证将所积累的知识用到促进社会的发展中吗?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完善人格就起到了将知识的积累引入正轨的作用。
如果人格不够完善,你知识积累再多又有和用?清华大学高材生刘海洋用火碱和硫酸伤害黑熊是因为知识积累不够吗?
有关的资料显示: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知识水平人才的犯罪率明显高于普通学历的人,难道这还是个别的现象吗?相反如果知识学的不够,那就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促进社会的发展吗?
求职道路上,由于知识积累不够而应聘失败,只不过是人生一个很小的挫折,但如果人格不健全,就极有可能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抵不住诱惑,犯错误甚至犯罪。权衡一下,请问孰重孰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