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至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两个主要历史事件名称。

如题所述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1、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2、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扩展资料:

1937年7月7日,桥畔的一声枪响,震醒了沉睡的宛平城。侵华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名,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挑起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这场震惊中外的事变也成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并由此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当时的中国,与日本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很多情况下,中国军民几乎是以血肉之躯奋勇抵抗,以奋不顾身的精神弥补装备上的劣势,缓解战场上的危机。

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丧心病狂,对中国人民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屠杀、迫害、奴役和摧残,各种凶残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之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40多天屠杀,杀害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残暴的一页。

饱受侵略者铁蹄践踏的中华儿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奋起抗争。经过漫长艰苦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伤亡3500万人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人),约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1/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七事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一八事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4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拥兵50万的东北边防总司令张学良不战而退,日军强占我国东北,在3个多月时间里占领我东北全境,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所到之处横尸遍野,使三千多万名同胞沦为日军铁蹄下的奴隶。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东北三省,又将魔爪伸向华北。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扩展资料

1931年到1937年发生过的抗日斗争

1、哈尔滨保卫战

1931年12月15日至1932年2月6日哈尔滨保卫战发生。

1932年2月3号大批日军在飞机,坦克,从西,南方向进攻哈尔滨,哈尔滨自卫军奔赴前线,但自卫军边打边退,损失掺重,哈尔滨沦陷。

1月27日下午,小北屯一带,李杜、冯占海两部遂将敌人包围。傍晚,敌人全线溃散,伪军团长田德胜率部反正,加入抗日队伍。28日,双方在南岗极乐寺、文庙一带对峙。冯部宫长海率骑兵绕到伪军背后,前后夹击,敌人阵脚大乱。第一次哈尔滨保卫战取得胜利。

29日,逼近双城,后双城失守,哈尔滨门户洞开,形势十分危急。2月4日晨,日军集中优势火力、兵分两路向哈尔滨市区发起总攻。经过激烈战斗,自卫军由于没有空中支援,于5日下午全线撤至哈尔滨以东地区,哈尔滨随即沦陷。

2、淞沪抗战

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又称"一·二八"事变。

淞沪抗战打了三十三天,日军增兵达五个师团,八万多人,十九路军和义勇队,加上后来加入的第五军抗敌者,最多时不过四万人,力量对比悬殊。

淞沪抗战改变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不抵抗”的政策,当时国民政府实行的是一面抵抗,一面交涉,虽然对西方仍存有幻想,但已经决心抵抗,南京政府派了第5军作为援军,国内也进行了部分动员,这比以前有了进步。

3、长城抗战

1933年3月至5月,中国国民政府指挥下的国民革命军,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

中华民国与伪满洲国也因此事实上以长城为界,伪满洲国更于长城各地树立“王道乐土大满洲国”的界碑。在长城抗战中,古北口战役成为“激战中之激战”,以战况最激烈、战时最长,对战局影响最大而成为长城抗战的主战场。

4、绥远抗战

绥远抗战从1936年11月15日开始,到12月19日结束。整个抗战又分为红格尔图战斗、百灵庙战斗和锡拉木楞庙战斗。其中尤以百灵庙战斗影响最大,因而人们通常把绥远抗战称作“百灵庙战役”或“百灵庙大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侵华战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7
1、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2、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扩展资料:

1937年7月7日,桥畔的一声枪响,震醒了沉睡的宛平城。侵华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名,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挑起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这场震惊中外的事变也成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并由此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当时的中国,与日本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很多情况下,中国军民几乎是以血肉之躯奋勇抵抗,以奋不顾身的精神弥补装备上的劣势,缓解战场上的危机。

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丧心病狂,对中国人民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屠杀、迫害、奴役和摧残,各种凶残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之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40多天屠杀,杀害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残暴的一页。

饱受侵略者铁蹄践踏的中华儿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奋起抗争。经过漫长艰苦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伤亡3500万人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人),约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1/3。
第3个回答  2021-04-19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1、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2、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扩展资料:
1937年7月7日,桥畔的一声枪响,震醒了沉睡的宛平城。侵华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名,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挑起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这场震惊中外的事变也成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并由此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当时的中国,与日本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很多情况下,中国军民几乎是以血肉之躯奋勇抵抗,以奋不顾身的精神弥补装备上的劣势,缓解战场上的危机。
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丧心病狂,对中国人民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屠杀、迫害、奴役和摧残,各种凶残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之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40多天屠杀,杀害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残暴的一页。
饱受侵略者铁蹄践踏的中华儿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奋起抗争。经过漫长艰苦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伤亡3500万人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人),约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1/3。
第4个回答  2021-10-04
1、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2、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扩展资料:
1937年7月7日,桥畔的一声枪响,震醒了沉睡的宛平城。侵华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名,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挑起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这场震惊中外的事变也成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并由此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当时的中国,与日本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很多情况下,中国军民几乎是以血肉之躯奋勇抵抗,以奋不顾身的精神弥补装备上的劣势,缓解战场上的危机。
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丧心病狂,对中国人民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屠杀、迫害、奴役和摧残,各种凶残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之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40多天屠杀,杀害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残暴的一页。
饱受侵略者铁蹄践踏的中华儿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奋起抗争。经过漫长艰苦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伤亡3500万人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人),约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