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的主要题型

高中的化学有哪些考试的题型,又有哪些常规的解法,我的化学很差,想归纳一下这些,请帮帮忙,谢谢。

  化学常见题型的一般处理方法
  1、有关NA的计算
  (1)涉及22.4的换算应注意“标况”“气体”两个条件,不涉及22.4的气体问题的可在任意条件下进行换算,标况下有些物质不是气态(水,溴,SO3,碳4以上的有机物等);(2)关于原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共价键数(共用电子对数)的求算注意对象的转化要正确,出现18O、13C之类的同位素对质量数和中子数均有影响,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为1:1,NaHSO4溶液,Na2O2中阴阳离子为1:2,;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的求算注意与涉及物质的系数对应;
  (3)涉及存在可逆反应、弱电解质电离、水解、胶体微粒物质的量的计算,其数值无法求算,要比算得值小;
  (4)混合物的问题,可将其作为单一物质算两次,若数值相同,则可求;若两次数值不同,则无法求算。2、离子方程式常见错误
  (1)原子不守恒或电荷不守恒;
  (2)该拆的没拆(例HI、浓硝酸、浓盐酸)或相反;
  (3)忽略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氧化性离子:MnO4-、NO3-、ClO-、Fe3+等,还原性离子:S2-、SO32-、I-、Fe2+等)或漏掉多个反应中的一个(NH4HCO3与NaOH等);
  (4)少量、过量问题(一定涉及两个离子反应。若同步进行,注意少量物质定为1;若又先后顺序,注意强者优先)。
  3、离子共存问题
  (1)注意题干的说法,如:无色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为10—12、与Al反应放氢气(若为酸性不能存在NO3—)、酸性(碱性)溶液、一定(可能)共存的是;
  (2)离子不共存的条件:离子间反应生产沉淀、气体、弱电解质或发生氧化还原、络合反应(Fe3+与SCN—)及双水解(Al3+、Fe3+与CO32—、HCO3—、S2—、[Al(OH)4]—);
  (3)多数阳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共存,多数阴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共存,即离子反应多发生于阴阳离子间,同电性离子一般共存。
  4、化学平衡问题
  (1)三段式的求算:为避免体积变化的影响,列三段式最好用物质的量。反应速率用反应浓度,平衡常数用平衡时浓度,平衡转化率用物质的量,单位一定要写对;(2)平衡移动问题:条件改变→平衡移动→条件改变
  要弄清题中的条件改变是平衡移动的原因还是结果,从而正确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现象的论述题也从“原因”“方向”“结果”三方面作答。
  密闭容器中,平衡移动的方向只与物质的量的变化互为充要条件,c、p、V、w%、ρ、M等物理量的改变都需要与换算成物质的量变化后才能确定平衡移动方向。
  (3)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应用:温度不变,同一方程式的K值不变;K值越大,正向进行越彻底;Qc>Kc时,反应向逆向移动,Qc<Kc时,反应向正向移动。
  (4)平衡图像题要注意速率和平衡分别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情况是有差别的。坐标中出现时间轴的,要注意速率和条件的关系;无时间轴的,一般只考虑平衡。
  (5)等效平衡问题:先看条件是等容还是等压,后看气态物质前后的系数和关系。
  条件平衡判定依据平衡时情况
  等容(Δμ(g)≠0)换算至一侧后起始态相等各组分百分含量和浓度均相等等容(Δμ(g)=0)换算至一侧后起始态成比例各组分百分含量和浓度成比例等压(Δμ(g)≠0)换算至一侧后起始态成比例各组分百分含量和浓度均相等等压(Δμ(g)=0)
  换算至一侧后起始态成比例
  各组分百分含量和浓度均相等
  5、粒子浓度大小问题
  (1)先考虑混合液之间的反应,确定最后的物质组成;然后写出所有电离、水解反应,以确定溶液中粒子的种类;
  (2)根据粒子来源分出大量粒子(由强电解质电离得到的离子、弱电解质分子)和少量粒子(由弱电解质电离或水解得到);
  (3)根据水解、电离程度(大于号连接类选项),电荷、物料守恒(等式类选项)等依据作精细比较。
  (原因)(方向)(结果)
  (4)关于微粒浓度等式关系的判断主要依据三大守恒,将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消去不水解离子,即得到质子守恒式。电荷守恒式中不含分子,质子守恒式中不含不水解离子。6、强弱酸问题
  (1)强弱酸的差别就是电离程度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较强弱酸相对于较弱弱酸,较稀弱酸相对于较浓弱酸,前者都可作强酸对待,可化简思维过程。
  (2)明确c酸与[H+]的差别,[H+]通常影响速率的快慢,c酸通常影响反应物的用量。7、沉淀溶解平衡问题
  (1)平衡表达式要注明状态;
  (2)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中沉淀均不能拆;
  (3)“Ksp越大,该沉淀溶解度越大。”这个结论只对化学式形式相同的沉淀适用。8、盖斯定律及热化学方程式问题
  先写出待求方程式并配平,然后在已知方程式中寻找唯一出现的物质,注意系数与左右关系的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最好化为最简整数比。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表明状态和焓变的单位。
  9、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
  (1)按照“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形式书写方程式。注意“价态有升有降”,“反应由强制弱”两个原则;
  (2)依据升降价数相等配平氧化还原部分的系数;
  (3)根据原子守恒或电荷守恒(离方)补全剩余部分,剩余部分主要是添加“H+,H2O”或“OH—,H2O”。10、电化学题目处理步骤
  (1)首先确定电解池还是原电池,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记清每个电极的反应类型。
  电解池阳极:还原剂→e—+氧化产物,
  阴极:氧化剂+e—→还原产物;
  原电池正极:氧化剂+e—→还原产物,负极:还原剂→e—+氧化产物。
  原电池(燃料电池):先总式,再正极(O2得电子),最后可相减得负极;一定注意电解液的成分;注意金属吸氧腐蚀的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14
1、 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 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 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 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 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 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 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 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 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存在
(4) 建议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
3、 阿氏常数与阿氏推论
(1) 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推导“阿氏4推论”,(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2) 利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不同温度或压强下的体积
(3) 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 化学能量
(1) 今年该内容被独立地罗列于考试说明中,请多加注意
(2)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3)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关系
5、 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 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2) 因能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3) 因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4) 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5) 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6) 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7) 题设中的“酸碱性、颜色”等
6、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 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
(2) 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3) 物料守恒中离子与水解产物的综合考虑
(4) 浓度的计算请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表达
7、 pH值的计算
(1) 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 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 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8、 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1) 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 以“高则快”,“低则慢”来理解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 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4) 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5) 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难点)
9、 电化学知识
(1) 以家庭里的干电池为参照物理顺“电极名称”
(2) 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3) 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4) 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5) 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10、 盐类的水解
(1) 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 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 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 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 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1、Cl、S、N、X、P、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 总体上借助价态变化的转化反应来认识
(2) 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3) 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的重点
(4) 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5) 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12、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1) 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2) 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3) 熟悉含(-COOH、-OH)、(-COOH、-NH2)、酚醛之间的缩聚反应
1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 该内容的作答并不难,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完成
(2) 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
(3) 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
14、有机物的燃烧
(1) 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
(2) 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
15、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有机化学推断题中,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2) 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
16、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
(1) 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 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 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团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17、化学计算
(1) 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方式(含讨论的切入点)
(2) 回顾近几次综合考试的计算题,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干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