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在生活中有真正的作用吗?

如题所述

只要是大学生,无论什么专业,是否985 211,都有这么一门必修课——《高等数学》。在我看来,关于微积分的知识点表面上看不出来对生活有真正的作用,可实际上其实是有的。

  也许有人认为在生活中,用到数学的只有加减等一些简单的基本法则,根本用不到高数那样子的知识点。可是,经历了一年的学习,我是这么看的,学习了高数,最重要的并非它的知识点,而是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的扩展,更加深刻地看问题。举个例子,极限的思维方式,这中间就包含了哲学的辩证法观点,量变与质变的内在联系,线段是由无数点构成,而生活也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再比如多重积分,由简至难,从低到高的法则道理对于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同样适用。知识会遗忘,但是方法是跟随终生的,个人内涵素质提升,也许你现在看不出来,但这其中的价值远高于知识!

  你日后从事的工作,很大部分与你所学的专业挂钩,不黑不吹,高数真的是很多专业课的基础。再者若你想要考研,很多名校是考数学,这便是高数在真实生活中的作用呀。从经济生活来看,高数知识可以教你获得最大边际收入,未来预期可能性。从学习生活来看,高数占的学分高,学分达标是毕业前提,成绩是评优评先评奖的硬性条件。学习生活,也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且成绩漂亮些也可为你简历加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1

拥有你这想法的不在少数,甚至还包括了我高中的数学老师们。其实高等数学,对于普通人的意义来讲,并不只是个计算工具,他还是个思维工具。

举例来讲高等数学里常出现复利公式:F=P(1+i)n。其中F代表终值,P代表现值,i是利率,n代表期数。

单纯看公式似乎我们的生活完全用不上,事实上并不是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复利公式的延伸以下的变化:

A和B两个小孩,一开始在小学两人的学习成绩相差不大,不过到了小升初的时候,A的分数高了两分,于是A能上一所省一级学校,而B却只能在一所普通的初中。

看样子差别不是很大,可是等到了中考、高考之后,A考上了北大,B却只是上了一个二本院校。

这就是复利的惊人效应,A因为去了一所好学校,拥有更好的教师资源,那么他考上好高中的概率是远远要比B要大很多的,于是从好高中再跳到好大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一开始,你觉得变化没有那么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利所带来的回报是惊人的。

懂得复利思想可以运用在生活里的着几个方面:

1.每月定期存一千块,不拿出来,过了二十年,本金加上利息的回报远超过你想象的。

2.每天努力比别人做得更好一点,那么一年之后,你跟同事之间的差距就是高手和一般人的差别了。

3.做选择的时候,如果不能带来复利效应就不去做。比如去派传单,派十年也不会产生复利效应,那么我就不会去做。

4.……

简单一个小小的复利公式,可以改变我们的投资、工作和决策选项。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如果对于学习成长有疑惑的话,欢迎来我的微信公众号:游山玩水90后,等你来撩。

第2个回答  2017-10-01

当然有作用了!

其实这个问题作为学生的我来说经常会被提及到,难道我们买菜饭钱的时候还需要求导吗?下个楼梯还要来一次高斯公式?这怎么可能!但是如果你学习高等数学是抱着这种态度的话,那除了应付考试之外高等数学对于你来说毫无用处,我们学习它是为了学习那一种思维,这种逻辑思维体现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是高等数学那些表面上的知识,而是当你的学习它的过程当中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运用一些逻辑思维就很容易把这件事情完成,这是因为我们可以把一件大事化分成一件件小事,通过找出最快捷的方法来更高效的完成整体,这与我们在做高等数学之中的一些习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我们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当中,懂得一题多解,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计算一道题,那么这种逻辑方法就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让你以不同的态度去看待一件事情,以便于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这就是我们学习高等数学最重要的用处,懂得合理的去运用,就可以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更为方便。

当然学习高等数学在生活当中还有一个小用处,那就是可以帮助别人学习高等数学,你身边肯定有不少同学或者亲戚正在处于学习高等数学的烦恼当中,而这个时候如果你出现在他们面前教他们如何做题,这不但会让他们对你产生崇拜感,同样也会产生感激之情,相当于他欠你一个人情,这样在你以后遇到麻烦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也没有那么不好意思请求他帮助,因为你曾经也帮助过他。

第3个回答  2017-10-01

高等数学一般只在一个行业的高端领域或者说研究开发领域有用,但是对于一个人生活的作用肯定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是看不见的但是却是可以感觉到的。

高等数学作用于科研开发领域,而开发领域的结果会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会作用于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会让我们的生活质量一步一步的提高,却不一定让你今天或者明天就可以看见是高等数学的作用。这就是数学的魅力和数学让人不愿意接近的原因了。因为数学就和我学习的力学一样,都是基础学科,如果比作一个大的舞台的话,那么我们这样的就大多数情况都输幕后人员。我们日常能够接触到的,就是机械或者土木那样的前台演员。

数学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学科,也是全世界大多数人绝对不愿意接受和学习的一门学科。我们可能更愿意接受计算机技术的立竿见影,因为它可以让人年薪过万,我们也肯定更愿意学习土木工程这样的学科,因为建个房子架座桥是人们生活当中必须的,但是数学,却让人挠头,一方面是因为各个学科的人都会掌握一些数学知识,所以数学专业在生活当中很难有立锥之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数学是逻辑性学科,和生活经验类学科不同。一个人只有接受了别人的逻辑,才能够学懂别人研究出来的数学。

日常生活时不需要那么多逻辑的,更多的是需要经验,需要像机械那样的经验性学科,这样的学科,对于生活更实用。

第4个回答  2017-10-04

大一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高等数学。每节课告诉自己不能睡觉,但是还是莫名其妙的被老师催眠。高等数学对于一个文科生的我来说有点难度,还很抽象,更主要的是我认为对于我来说是以后没有派的上用场的时候。

每次上课前老师会找一些关于开篇主题的引导案例,引出她每次都不忘再次强调高等数学在生活的作用,我内心是抗拒接收的,因为在生活工作当中高等数学真心用不着。我这样说可能太片面了,就我还有我的工作我觉得我这一辈子会很少接触高等数学。

大学里面的高等数学,我印象深刻,不是因为学习很透彻,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厌学,因为无聊抽象,似乎也用不到。因为高等数学好多人都会挂科,甚至会到清考,这是我唯一重视它的一个原因。所以虽然上课我忍不住了睡大觉,但是还是会买一本辅修书来自学,虽然我说高等数学难,但是自学起来并没有那么难,只是我很难理解,只要按套路我还是会,考试也能考70多分。

距离我学习高等数学已经快一年多,我仍然记得学了些什么, 微积分、极限、线性代数等概念还清晰的刻在我脑海里,但是到底什么是微积分,微积分的应用解答式,极限怎么运用,怎么求,我怎么都记不得,或许看到一个很简单的高等数学题我都不会做,更别说生活中运用它,我真找不到可运用的地方,至少是平时生活中我不会运用到。

编书的人为了能编一本高等教材,他们可能会说很多高等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老师同样的,也会强调其作用,不能否定高等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但是那些都是特例,一些生活中平凡生活很难遇到的情况,至少我学习高等数学一年多以后,我从来没发现其作用,不管是因为我没学习好,不会用,还是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地方能用到,都是用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