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头盔是什么

如题所述

虚拟现实头盔,即VR头显(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早期也有VR眼镜、VR头盔等称呼。VR头显是一种利用头戴式显示器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
头戴式显示器是最早的虚拟现实显示器,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
而且现在目前比较好的头盔也就是HTC vive了
1. HTC Vive在内侧覆盖了泡沫佩戴起来更舒适,并且还能期待防滑的作用,不会在游戏的过程中导致头盔下滑。另外,HTC Vive还附带了另外一组泡沫可以用来进行替换。同时绑带通过可调节的设计固定在头部。
2. Roomscale VR技术可以让我们在4.5×4.5米的空间内追踪所有头部和手上的动作。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沉溺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而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都没问题。
3. HTC Vive内置了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并且通过额外的两个激光传感器来与头盔上32个传感器互动,追踪头部的运动。另外还提供了Chaperone功能,它能够在用户体统一个模糊的蓝色轮廓,当用户在封闭的环境中游戏范围过大,可防止玩家过于投入而撞倒墙上。
第一定律VR体验中心使用的就是htc vive,体验很棒,有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31
虚拟现实头盔,即VR头显(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早期也有VR眼镜、VR头盔等称呼。VR头显是一种利用头戴式显示器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
第2个回答  2019-01-31
虚拟现实技术无疑是2016年的热词,人们纷纷畅想进入各种虚拟世界——大人戴着头盔参加同学聚会,孩子们也戴着头盔学习世界地理。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确离不开相关设备,但虚拟现实技术就是戴个头盔那么简单吗?其中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呢?记者带你一起“解剖”虚拟现实技术吧!



  利用人类两眼视觉差原理

  “虚拟现实是基于立体视觉来制造沉浸感,而立体视觉是利用人类的两眼视觉差而产生的。”

  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原理,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技术部总监饶子宇形象地解释说,人类的双眼就像两台摄像机,在看周围的世界时,由于双眼的空间位置不同,在眼前取任何一个点,双眼看到这个点的位置其实是存在差别的,而且差别的大小跟空间距离、视点角度都息息相关,人类大脑的视觉功能区能够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并最终形成一个关于周围世界的整体三维场景。

  基于人眼的立体视觉机制,在一些传统的显示设备中,这些差异化的图像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显示器上以形成视觉差,从而让大脑形成虚拟的距离判断,产生立体感。

  例如,主动立体时间技术采用特殊的显示设备,使用者戴上特殊的眼镜后,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奇数帧图像,另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偶数帧图像。通过奇偶帧之间的图像差异来营造这种立体感。

  多技术融合而非突破

  “虚拟现实没有突破性的新技术。”复旦大学交互式图形学实验室主任姜忠鼎认为,如今市面上可购买的VR头盔等硬件设备,其技术原理几十年前就已经被应用,最早的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此后逐渐出现了一些厂商,并扩展到了游戏领域,但此时的虚拟现实设备仍十分昂贵,面向消费者端的产品始终没能形成潮流。

  之所以在近一两年再次受到关注,饶子宇认为,这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之前由于受到数据量处理、显示分辨率、信息传输等诸多问题的限制,虚拟现实设备的体积大,效果差,价格昂贵,沉浸感并不理想。”饶子宇说。

  据公开资料显示,美国一家公司曾在1993年开售第一款头盔,这个头盔有一块5.7英寸的屏幕,像素仅为240×240,重达3公斤,售价高达6800美元。
第3个回答  2019-01-31
虚拟现实头盔,即VR头显(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早期也有VR眼镜、VR头盔等称呼。VR头显是一种利用头戴式显示器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

头戴式显示器是最早的虚拟现实显示器,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
第4个回答  2019-01-31
就是别人仿造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