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屈氏体的回火阶段有哪些?

如题所述

回火屈氏体(temperedtroostite)回火温度为350~500摄氏度,由马氏体在低于珠光体形成温度时分解而得到铁素体基体与大量弥散分布的细粒状渗碳体的混合组织,叫做回火屈氏体,也叫极细珠光体。即碳化物和a-相的混合物。淬火马氏体经中温回火(300℃~500℃)后,马氏体中过饱和的碳大部或全部脱溶,析出的碳化物开始聚集长大和球化,基体马氏体已开始回复,这种组织叫屈氏体,又称二次屈氏体。
回火屈氏体的回火阶段:
1、马氏体分解
在200℃以下加热时,马氏体开始分解,马氏体中的碳以ε碳化物的形式析出,马氏体的过饱和度减小,晶格正方度降低。ε碳化物是一个非平衡的过渡相,分子式为Fe2.4C。它以极细的片状分布在马氏体内,并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这种由低过饱和度的α固溶体和与其共格弥散分布的ε碳化物组成的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在这个阶段,淬火内应力有所减小,淬火钢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2、残余奥氏体转变
马氏体过饱和度降低,减小了对残余奥氏体的压力,使残余奥氏体在此温度范围内可以转变为下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的分解从200℃开始,到300C基本完成,得到的下贝氏体不多,因此在200℃、300℃的组织仍主要是M回。在该阶段,虽然马氏体分解为回火马氏体,降低了钢的硬度,但由于比较软的残余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因此钢的硬度下降不明显,屈服强度反而略有上升。
3、形成回火屈氏体
在250℃~400℃温度范围内,由于碳原子扩散析出能力增大,过饱和的固溶体很快转变为铁素体,亚稳定的ε碳化物也逐渐变为稳定的渗碳体,同时由最初的薄片状变成细粒状,并与母相失去共格联系。这种针状的铁索体和细粒状的渗碳体组成的机诫混合物称为回火屈氏体,用T回表示。在这个阶段,淬火应力大部分消除,钢的硬度、强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