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𠄘简历?

如题所述

1、人物简介: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重庆市开州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2、早年经历:

1892年12月4日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5岁读私塾,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5岁时因父病故、家庭困难,被迫辍学务农,饱尝生活艰辛,立志“拯民于水火”。

3、民主革命:

1911,刘伯承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他慨然道:“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他剪掉辫子,怀着富国强兵的强烈信念,投入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1912年2月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学堂,学习各门近代军事课程,同时熟读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吴子》等经典名著的许多章节出口能诵。在将校学堂10个月,他不但学业出众,而且以举止端正、操守有持、恶习不沾闻名全校,被同学们称为军中“菩萨”。

4、土地革命:

1927年4月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15军军长,7月下旬秘密转赴南昌,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同年底奉派赴苏联学习军事,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

1935年1月指挥先遣部队突破乌江,智取遵义,甩开了敌军主力,使伤亡大半、疲惫不堪的中央红军获得了一次难得的短期休整。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军总参谋长、援西军司令员等职。

5、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一起,率部奋战在太行山上。他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

他组建大量武装工作队,实行“敌进我进”,向敌占区、交通线广泛出击,粉碎了日伪军的频繁“蚕食”和残酷“扫荡”。与此同时,他率部多次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的进犯,牢牢把紧太行山这道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南大门”,使“平辽半壁山”得以免遭敌寇的蹂躏涂炭。

6、解放战争:

内战全面爆发后,兼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与邓小平指挥所部以大踏步的运动战,于1946年8月—1947年5月先后取得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豫北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歼敌数十万,解放大片地区,挫败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有力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

7、建国之后:

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江战役,实施京沪杭会战,并亲自指挥第二野战军主力分三路直出浙赣铁路,解放了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区。南京解放后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12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3-31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 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1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 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第3个回答  2019-12-22
 本名:刘伯

  国籍:汉朝

  别名:武哀王

  职业:布衣、汉宗室

  主要成就:被追尊武哀王

  出生地:沛丰邑

  民族:华夏族

刘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大哥
  人物简介

  刘伯:汉朝太上皇帝刘太公刘煓的长子、汉高祖刘邦的同母长兄,生母是昭灵皇后王含始。

  生平事迹

  刘伯在世时,对弟弟刘邦颇为疼爱照顾,而刘邦常避事、带领狐朋狗友到兄长家蹭饭。

  他去世后,刘邦一如往昔,刘伯之妻对此非常厌烦。有一次刘邦再次带人来蹭饭,其嫂就不停的刮着锅底,假装饭已吃完。客人走后,刘邦入厨房,见锅中还有饭,因此怨恨其大嫂。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灭掉西楚霸王项羽的次月,即汉五年春正月,追尊他为武哀侯。但是,没有封他的儿子刘信。刘太公问刘邦“为何独不封伯子信?”,刘邦对曰:“某非敢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经刘太公敦促下才封刘伯之子刘信为羹颉侯,羹颉之意为用勺子刮锅底。

  高后吕雉八年五月,追尊刘伯为武哀王,生一子:刘信,封羹颉侯
第4个回答  2020-02-17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 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