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

如题所述

以史为鉴,观兴衰,知真道.马克思的思想中还有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中可以发现规律,总结出真理.经验教训都是从历史中得来的.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站在个人学习古人文章、思想、道德、操守的角度,我认为《晁错论》不愧是一篇史论佳作。

文章紧扣史实指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回望西汉社会,诸侯割据势力严重威胁着中央集权,晁错继贾谊之后,屡次建议景帝“削藩”,于是出现了“七国之乱”,致使晁错被杀。后代之人,大多悲叹晁错的尽忠蒙害。但苏轼却认为晁错获罪是“有以取之也”。晁错在七国叛乱后,不仅自己想逃避,而且想要“天子自将而己居守”,意思是让皇帝挂帅冲锋陷阵,自己坐镇后方。即使让皇帝去鼓舞士气,在别人看来也是“择其至安,而遗天子以其至危”,所以忠臣义士“愤怨而不平”,所以即使没有袁盎离间,捅晁错一刀,还会有更多人对其不满。

晁错之死与贾谊的青春夭折,一直并称为西汉文景时期的两大政治悲剧。作为臣子,晁错的确是个忠臣,但作为一个社稷之臣,他不具备那种挽狂澜于既倒的素质。一个不具备相应素质的人在那样的位子上,还要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本身注定要失败的。何况晁错只知道 “削藩”这件事应该去做,却没见他有什么可行性研究,也没什么可操作的方案,只凭着自认为的忠心和观点的正确就仓促开始。等到引发叛乱,又不能做到“事至不惧”,主动承担责任,化解危机,竟然惊慌失措,将乱局丢给别人了事。这样的一个人,悲剧其实早已注定。

我十分欣赏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读史应以现在的眼光、根据现在的问题来看过去。过去是现在的根据,现在包含着过去、预示着将来。历史的重要性,在于能给今天的人以深刻的启示。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注重锻炼,在实践中不断增长处事、临危、谋断、担当的本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26

史记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多种角度,历史是由过去的事情组成的,但是是由很多人记录下来的,这其中必然包含了不同看待这些过去曾经发生事情的角度。因此我们多读历史,也就多了解不同看待历史的角度,这些从不同细节,不同方面的还原。给了我们更真实,更不一样的历史。同时也令我们更加理性,更加思辨。

比如历史上人物的评价,王莽大家对他的评价多是篡汉,在封建王朝时代篡夺皇位实属大逆不道。然而在西汉末年那个千疮百孔政治腐朽的政府下,有一个远见卓识的改革家站出来篡汉,好像并不是什么坏事。腐朽的、烂的东西,难道不该打破?而王莽的一系列改革,比如均田制、禁止私人奴隶买卖等,他就像是一个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社会主义者,连胡适都认为王莽是1900多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因为班固的《汉书》对篡汉的王莽没有好话,对他的功绩也鲜有提及,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王莽是受到批评贬低的。

再者,清统治者对明朝历史进行了大量的修改,把自己描述成天朝圣君,现在很多年轻人跟着贬低明朝而追捧清朝,看着满屏的清电视而早已那么认为了呢?

还有民国那些总统在历史书上都是被定义成祸国殃民军阀,岂知道大部分的总统都宁死不屈服与日本人?可惜教科书书上不写这部分。

第2个回答  2018-06-24
    ‍‍时间会证明一切,也教会我们一些东西,每个人对于时间的领悟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最终的领悟都会让我们越来越好,找到想要奋斗的目标方向。时间教会了我以下三点:1、不要只停留在观望上,要去行动,才能有所收获。 读书的时候只要有关于写作的,我都会去报名参加,哪怕自己写得不好,都要踊跃去报名,因为我知道机会是自己争取的,不去试试看,怎么就能断定自己不行呢,哪怕不行,你也会有收获。出来实习后,接触写作的机会很少,每次看到好的文章都会羡慕作者好厉害,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真棒,后来我看到一句话,写作是提升自己最好的方式,也因为这句话我慢慢的就真正接触到了写作,不在停留在观望上,而是去行动,不仅仅是写作,生活中好多事情告诉我要有所行动,才能从中得到收获。2、专注和用心,才能做到更好。同样一件事情,当你用不同态度去对待时,结果就会截然不同,只有专注和用心认真去做一件事情时,你才能把这件事做更好,做到极致,全心全意去投入,也愿意花时间去思考和发现与创新,想尽办法把事情做到更好,才能享受做过程。用心与专注,事情就不会变那么难,也能让自己静下心来享受。3、积累沉淀,才能更好的输出价值。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一个过程的持续不断积累,才能沉淀出好的内容。比如写作,需要有阅读量的输入积累;跑步,需要有自律的坚持,技能,需要不断的付出努力和实践;才能有所收获,展示有价值的东西。

‍‍

第3个回答  2017-09-26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孟母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牺牲一切.也能知道父母的教育是对孩子的将来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