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为什么有月经羞耻?

如题所述

1.构建出来的月经羞耻
如果把我们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有关月经羞耻的信息放一边,月经的本质是生育能力、生命力,我们所有人和月经一样,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就如象牙海岸的原住民所认为的那样:月经就是结出果实前绽放的花朵,没有任何值得羞耻的点。
但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却充满了构建出来的月经羞耻:
我回忆了一下,自己从小到大,讨论月经时都充满了各种负面的情绪或无法明说的隐晦:
“我的「那个」来了”
“糟了,漏了”
“大姨妈太烦了”
去超市买的卫生巾会被装在黑色的袋子里
女孩子们通过吐槽月经带来的身理或心理不适而建立连接
……
而传统文化里也充满了各种有关月经的禁忌:
女性因为来月经,被视为肮脏的、不洁净的,来月经时:不能进寺院、不能参加敬香仪式、不能参加动土仪式、不能坐在摄影组的工具箱上、不能参加葬礼,等等
2.跨文化的月经羞耻
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公元23-79年)写到:如果碰到了女人的经血,会让新酿的红酒变酸、让庄家枯萎、杀死嫩枝、让花园中的种子干涸、让果实提前落地、让镜子黯然失色……
1878年出版的British Medical Journal 有如下记录:做火腿时,女人不应该在月经时用卤水涂抹猪腿。
哪怕是当今欧美的媒体上,要不然对于月经保持禁默,要不然就把来月经的女性塑造成情绪极度不稳定、冲动攻击性强的形象。2015年,摄影师Rupi Kaur拍了一张她趴在床上,月经侧漏到裤子、床上的照片发到Instagram,因为违反app的规格被删帖了,这就是典型的通过“禁默“,用过这种silence,来强化对月经的污名化。其实“侧漏”这个词本身,也带有污名化:它暗示漏出来的是一个脏的、不该被看见的东西,也就是说女性的血液是肮脏的, 这其实是对女性身体羞辱(body-shaming)的一个部分。
在美国,安全套、伟哥和药品一样是免税的,但女性卫生用品却是按普通商品收税。
3.月经羞耻背后的心理?
这些文化把月经建构成耻辱的、肮脏的、不适合公开讨论的,背后是怎样的心理和目的?
这里不得不从女性主义视角谈谈「羞辱」的作用:羞耻会让当事人深深地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从而倾向回避社交以掩盖自己的“不好的”部分,以避免体验到羞耻,但这个动作又会让TA孤立、无助,感到被困住,被进一步边缘化,于是系统就通过建构羞耻而达到成了去权,把TA卡死在边缘化的闭环里。
而突破这个闭环的关键,是去和有类似境遇的人链接、让自己被边缘化的声音被听到,但这正是被羞耻的对象会本能去回避的一个动作,所以如果没有意识层面的觉醒,真的就会死死地卡在这个闭环里。
所以针对月经羞耻,我们首先要从认知层面意识到:月经是女性身体一个自然的功能,月经羞耻完全是父权文化建构出来的,没有科学或自然的根基,月经羞耻的根源,来自于男尊女卑思想,包括男性的身体比女性更优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