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什么?

如题所述

城市空间结构是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可概括为三种模型:
1、同心圆模式:由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于1923年提出。该模式将城市划分为五个圈层。最初,过渡区作为高级住宅区,聚集了众多政府机构。但随着商业和工业的侵入,这一区域的环境质量逐渐下降。通勤居民区沿着交通干线发展,居民多依赖通勤月票上下班。
2、扇形模式:由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于1936年提出。该模式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连接中心商务区的放射状交通干线的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呈现出由中心商务区向外放射的楔形地带,其中交通干线两侧地租地价较高,楔形外部则是低收入住宅区。
3、多核心模式:由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该模式认为大城市并非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而是由几个核心形成多个功能区,包括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这些功能区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地域结构,中心商务区作为城市的核心。
扩展资料指出,我国城市的主要空间结构形态包括多核心组团状城市和星形放射状城市。多核心组团状城市指的是一个城市拥有多个核心,每个核心都辐射周边区域形成小的团聚型空间形态,多个核心组合形成整体的组团状城市空间结构。这些组团之间在空间上通常不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便捷的交通实现交流。团聚式城市空间布局被认为是最高效的结构,而这种多个组团相互分离的方式往往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导致城市只能以组团方式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