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子罕》人格修养三达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儒家思想非常重视个人修养,然后实现三不朽的人生目标。所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样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立德”指道德操守,“立功”指事功业绩,“立言”指的是把真知灼见形诸语言文字,著书立说、传于后世。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

孔子说: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必须具备三种德性,智慧、仁心、勇气,三者缺一不可。有智慧的人,能看清事情的本质,不会迷惑。有仁心的人,不会受环境动摇,没有忧烦。有大勇的人,遇到任何艰难困苦,不会恐惧。

孔子说:有些人可以做朋友共同学习,但没有办法和他走同一条道路。有些人可以走同一条道路,但没有办法和他共同创业。有些人可以一起创业,但没有办法和他共享权力。

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太多了,李斯和韩非子均师承荀子,是同学,李斯却害死了韩非子。同样推崇汉室,曹操和刘备却无法共同创业。李渊建立唐朝,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亲兄弟却不能共享权力。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假如有一个事业,认为是好朋友,拉在一起做,往往后来朋友变成冤家,如不共事业,还可能一直是好朋友。

前面四句是诗经中的句子。“唐棣”是一种植物,像栗子一样。“唐棣开的花朵很美,可惜偏在一面,太近了反而看不清楚;如果你偏信最亲近的人,而不加思考,就会受蒙蔽而远离真相。”孔子说:其实最高远的道理,就存在于最平凡、最浅近的生活中,只要用心思考,哪能看不清楚。四句话连起来就是说,我们有偏私,就看不清楚事情,越亲近的事物越看不清楚。一个人的失败,整垮你的不是敌人,往往是你左右最亲信的人,只有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的人,通过认真观察,用心思考,才能事业有成。

《子罕》是《论语》的第九章,从孔子的“四绝”修养开始,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到这里的“三达德”结束,即“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主要讲的还是个人修养。世上没有完美人格的人,只有靠自知、自律、自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眼界,勇于开创事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