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消失》——人们借媒介之名肆无忌惮地“自恋”着

如题所述

作者韩炳哲在《他者的消失》这本书中主要想表达的是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人们容易陷入“信息茧房”的陷进之中迷失自我、丧失边界,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作者在第一小篇《同质化的恐怖》中开篇点明了“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如今他者的否定性让位与同者的肯定性”,此后的整本书每一个小篇章都围绕着大数据如何消磨“他者之否定性”与如何增长“同者之肯定性”展开,以此论述“他者”在大数据时代之下是如何消失的,以及其消失所带来的危害。

若想读懂作者在书中的观点,首先要明确“他者”与“同者”的概念。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指出“自我意识是由他人意识的显现的”,即“他人”是“自我”的先决条件,“自我”与“他人”是一对对立的概念,“自我”以外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他者”,“他者”是“自我”的一个参照物,通过选择和确立他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确定和认识自我。

而“他者的否定”我们可以理解为,与我们认知不同的观点或是我们未探索的领域信息。事务中蕴含着否定性,是对一个现实世界物体的不同理解与观点,他者的否定性决定了他者的多元性、二重性与差异性。

他者的否定性给了同一者一个轮廓与尺度,同一者不同于同者,同一者是一个内部的集合,通常与他者成对出现。而同者与同一者相反,同者缺少能够限定它、塑造它的辩证的对立面,其所产生的也是无差别化的、不能相互区别的东西。同一者与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同一者是由思考而产生的,而同者是麻木地、模糊的。

“同者的肯定”即为同质化的表现,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泛滥、唾手可得,大数据为人们反复提供自己愿意看到的信息,使我们更容易无视他者的存在,导致我们的视野日渐狭窄,在自己的经验之中无尽循环,最终我们认为世界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被自我想象洗脑,不再思考。

当他者的否定消失,“自恋式”的自我就会不断被强调。互联网媒介的发展过程中,人人都是生产者,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地”畅所欲言,可以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互联网大量重复性信息的裹挟之下,每个人都想与众不同,我们不得不去“生产”自己、“经营”自己、“展示”自己。人们越想要与众不同,同者越大行其道——人们都想要做一件事情时,就是同化的表现。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与众不同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他人的关注与认可,而“点赞”是互联网时代被认可的标志之一。能够被“点赞”的信息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人们想要获得点赞就要遵循这一归路,所以人们展示自己的过程恰是同质化自我的过程。

书中韩炳哲创造性地提出“自拍”与虚荣心地关系不大,自拍更多的是孤独、自恋的自我在瞎忙。内心空虚的人们徒劳地尝试着想在向外界表达自己,博人眼球,自拍更多时候不是向外表达真实的自我,而是想向外展示一个美丽的自我,人们更愿意相信美颜相机与滤镜之下的自己,这是自恋的表现,也是为了引人注意博人眼球的下意识的强迫性的行为。当他者的否定逐渐消失,同质化越发泛滥,人们就会越自恋式地生产自己,将自己同质化,从而造成了大数据时代的死循环。

他者与自我是相伴相生的,他者的消失必然伴随着自我的消亡,若陷入大数据同者的死循环中,他者随着其否定的消失而消失,自我也将变得没有边界,模糊不清,人们将麻木地无意识地走向“自我毁灭”。

韩炳哲在书中直言“人们被表面的多姿多彩迷了双眼,而对同质化的系统性暴力浑然不觉。异彩纷呈和琳琅满目伪装成一种并不真实存在的他性”,他并没有给出打破同质化壁垒的解决方法,但其在后边的文章中有零星指出,人不应该全然依赖数字化的连接,要将自己“交付”给他者,更多地在线下与人沟通交流,去感受不一样的人和事,对他者表示欢迎,感受的世界的多元——亦或是走进诗歌和艺术的世界,去寻找陌生和惊异的感觉。

韩炳哲先生的书我读了一两遍仍一知半解,以上仅为个人拙见,我想在后边的日子里,这本《他人的消失》我依然会在闲时拿出来多读两遍,相信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收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