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辩证法

如题所述

辩证法辩证法即辩证的方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一词源于希腊文δνaλεxειx(τέχνη),意为进行谈话的艺术,由δνaλ_yσμxι(我谈话、我发议论)演化而来,原意是指在辩论中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近代以来成为“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哲学理论和方法。

“辩证法”这个术语,在哲学史上曾在各种不同意义上被使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含义。从15至18世纪,辩证法思想的发展线索虽然没有中断,但总的说来,是形而上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从“收集材料”阶段向“整理材料”阶段过渡,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性质也比较明显的显现出来。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就出现了辩证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

古希腊哲学中的辩证法概念:

公元前6世纪,在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一些哲学家围绕世界的本原问题进行了争论,产生了辩论的方法。爱利亚学派的芝诺认为存在是不动的,只有唯一不动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如果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运动就会陷入矛盾,承认多的存在,就会陷入无限大和无限小的矛盾。

为此他作了“飞矢不动”的论证,把有限与无限、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加以割裂,夸大运动的间断性,否认运动的不间断性,从而否认了运动。但这一论证在客观上却接触到了运动本身所包含的间断性与不间断性的矛盾,原则上假设了空间与时间是可以无限分割的。

芝诺的其他论证,他的论辩方法也就是最初意义的“辩证法”。所以,亚里士多德称芝诺是“辩证法的创立者”。G.W.F.黑格尔在谈到爱利亚学派时也说:我们在这里发现辩证法的起始,这就是说,思想在概念里的纯粹运动的起始,并且我们发现客观存在本身所具有的矛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