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表示法到底是什么

如题所述


术语
简称:平法。
全称: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来源:原山东大学教授陈青来老师发明编创。
用途:建筑施工领域的钢筋混凝土工程从设计、监理到施工各环节共同采用的高效制图方法和施工作方法。
释义: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目的:用电脑软件自动设计,极大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使钢筋混凝土工程规范化系统化,图纸设计现代化,现状: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院已经出版发行了7本平法图集和1本相关图集: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已废止)03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已废止)04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型基础)(已废止)04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已废止)08G101-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06G10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已废止)08G101-11,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及桩基承台)06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发展
从事建筑行业的人,特别是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人都知道,我国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建国初期至90年代末的详图法(又称配筋图);二是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在我国东南沿海开放城市应用的梁表法;三是90年代至今普及的平法。
1995年8月8日,一篇题为《结构设计的一次飞跃》的文章在《中国建设报》头版显著位置的刊登,在我国建筑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因为,10天前刚通过建设部科技成果鉴定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下称“平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使图纸量减少65~80%;若以工程数量计,这相当于使绘图仪的寿命提高三四倍;而设计质量通病也大幅度减少;以往施工中逐层验收梁的钢筋时需反复查阅大宗图纸,现在只要一张图就包括了一层梁的全部数据,因此大受施工和监理人员的欢迎。
弹指一挥间,十年倏忽过。
迄今为止,作为平法的创始人,山东大学教授陈青来先生已先后出版有关平法的国家标准设计技术专著及论文达35篇、册,其中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累计发行数量逾百万册。
接受全国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学会、土木工程学会、各大设计院、大专院校之邀,陈青来教授已做平法讲座70余场次。
由来
1986年开发的结构CAD软件即以详图法和梁表法为编制依据。
它的出现,从形式上替代了人工制图,对提高我国结构设计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飞速发展,结构CAD软件在实际运用中的弊病也越来越突出。
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剧增,其中70—80%用于画图;计算机的普遍使用表面上将设计人员从繁重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但从整体止看,全国大多数设计项目仍以人工制图为主;即使利用计算机绘图,由于现有的CAD软件依据传统设计方法编写,表达繁琐,图纸量比手工绘制还多,设计成本反而更高。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设计中的“错、漏、碰、缺”成为质量通病。
另外,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建筑专业经常半路调整和修改平面,结构设计不得不作相应改变,而框架、剪力墙等是竖向表达的,由于这个专业间的表达不一致,变更设计时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若在紧张状态下出图,往往顾此失彼,形成新的“错、漏、碰、缺”。
这与传统设计方法的不科学性有一定联系。
也许正应了生逢其时这句话,1982年从湖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毕业的陈青来,在实际工作中敏锐地感觉到,由于按传统方法和传统CAD软件绘制的施工图内容中存在大量的“同值性重复”和“同比值性重复”,使得传统的设计方法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
1991年下半年,有了先后两次在和挪威研修、留学和考察的陈青来经过比对发现,发达国家设计事务所完成的结构图纸通常没有节点构造详图,节点构造详图通常由建筑公司(施工单位)进行二次设计,设计效率高、质量得以保证;有些结构设计甚至只给出配筋面积,具体配筋方式由建筑公司搞,出图效率更快。
据此,他认为中国传统的设计方法必须改革。
而此时,平法已经在他心里有了最初的萌芽。
实践告诉陈青来,构造做法主要有两大部分,即构件节点构造和构件节点外的杆件构造。
这两大部分构造做法不属于设计工程师的创造性设计内容,通常只要直接遵照规范的规定和借鉴某些版本的构造设计资料来绘制即可,因之,传统设计中存在的大量重复,且大部分是离散的信息中构造做法的简单重复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改变传统的“构件标准化”为“构造标准化”,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标准化率和减少设计工程师的重复性劳动,同时,由于设计图纸中减少了重复,从而相应地会大幅度降低出错概率。
这样,既可大幅度提高设计效率,同时又提高了设计质量。
基于上述的认识,平法的思路在陈青来的脑海中已经越来越清晰,并且很快形成了一条新型标准化的思路,沿着这条思路,陈青来走向了另一片结构标准化领域。
在这个新领域中,不存在任何完整的标准化构件,但却包罗结构必须存在的节点构造和节点外构造标准设计。
这两大类构造可适用于所有的构件,但却与构件具体的净跨度、净高度、具体截面尺寸无性的关系;与构件所承受的荷载无直接关系;与构件截面中的内力无直接关系;与设计师根据承载力要求所配置钢筋的规格数量也无直接关系。
根据以上思路,陈青来就将具体工程中大量采用,理论与实践均比较成熟的构造做法编制成建筑结构标准设计,对各类结构构件的节点内和节点外的构造做法实行大规模标准化。
这样的标准化方式不仅适用范围广,而且不替代结构设计工程师的责任与权利,完全尊重结构设计工程师的创造性劳动。
这种新型标准化方式,相对于“构件标准化”可定义为“广义标准化”方式。
该方式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标准化率可高于30%。
广义标准化方式在解决传统结构施工图存在大量重复问题上明显取得重大突破。
1991年,对陈青来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
这年10月初,山东省济宁市工商银行因为要将营业楼的建设纳入本年度的资金使用计划,要求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设计。
当年,以三个月不到的时间由一人完成16000平方米的结构设计相当困难。
按照惯例,即使是最优秀的设计师平均每天最多也只能完成100平方米的工作量,也就是说,16000平方米由一人做最快也要160天才能完成。
陈青来在看过对方的各项资料后,感到这是实践平法的一次良机。
他不仅欣然接受了任务,并承诺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但他向有关方面提出了一个要求:不得干涉我使用哪种方法。
利用自创的已经思考成熟的“平法”进行作,40天时间陈青来如期完成任务。
一位负责图纸审核、195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的高级工程师发现只有薄薄的一沓图纸———习惯上图纸数量应该是目前的3倍,且运用的方式与以往的迥然不同,感到事不寻常,便更加认真地审核,但几乎未发现“错漏碰缺”。
高兴之余,这位老工程师赞扬道:“真是天衣无缝!”
然而,老工程师赞赏未能换来当时陈青来所在单位有关领导的支持。
对此他本人并无怨言,他认为任何一件新生事物都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人理解和接受,这是人类社会在认识事物方面的客观规律。
陈青来坚信,一项好的技术会不胫而走,不必费力推广;一项并非先进的技术即便全力推广也不会真正奏效。
从1992年到1994年,在没有任何推广措施且有关领导持低调态度的情况下,平法在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竟然“自然普及”。
1994年底陈青来受北京有关部门邀请为在京的一百所中央、地方和部队大型设计院做平法讲座,首场便引起轰动效应,他的名字也从此传到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继而传遍全国结构工程界。
六大效果验证平法科学性
从1991年10月平法的首次运用于济宁工商银行营业楼,到此后的三年在几十项工程设计上的成功实践,平法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向全社会推广的时机已然成熟。
1995年7月26日,由建设部组织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科研成果鉴定”在北京举行,会上,我国结构工程界的众多知名对平法的六大效果一致认同,这六大效果是:
够简单平法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制图规则,结构施工图表达数字化、符号化,单张图纸的信息量较大并且集中;构件分类明确,层次清晰,表达准确,设计速度快,效率成倍提高;平法使设计者易掌握全局,易进行平衡调整,易修改,易校审,改图可不牵连其它构件,易控制设计质量;平法能适应业主分阶段分层提图施工的要求,亦可适应在主体结构开始施工后又进行大幅度调整的特殊情况。
平法分结构层设计的图纸与水平逐层施工的顺序完全一致,对标准层可实现单张图纸施工,施工工程师对结构比较容易形成整体概念,有利于施工质量管理。
易作平法采用标准化的构造详图,形象、直观,施工易懂、易作;标准构造详图可集国内较成熟、可靠的常规节点构造之大成,集中分类归纳后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供设计选用,可避免构造做法反复抄袭及伴生的设计失误,保证节点构造在设计与施工两个方面均达到高质量。
此外,对节点构造的研究、设计和施工实现专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低能耗平法大幅度降低设计成本,降低设计消耗,节约自然资源。
平法施工图是有序化定量化的设计图纸,与其配套使用的标准设计图集可以重复使用,与传统方法相比图纸量减少70%左右,综合设计工日减少三分之二以上,每十万平方米设计面积可降低设计成本27万元,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还节约了自然资源。
高效率平法大幅度提高设计效率可以立竿见影,能快速解放生产力,迅速缓解基本建设高峰时期结构设计人员紧缺的局面。
在推广平法比较早的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人员与结构设计人员的比例已明显改变,结构设计人员在数量上已经低于建筑设计人员,有些设计院结构设计人员仅为建筑设计人员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结构设计周期明显缩短,结构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已显著降低。
改变用人结构平法促进人才分布格局的改变,实质性地影响了建筑结构领域的人才结构。
设计单位对工民建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已经明显减少,为施工单位招聘结构人才留出了相当空间,大量工民建专业毕业生到施工部门择业渐成普遍现象,使人才流向发生了比较明显的转变,人才分布趋向合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培养的大批土建高级技术人才必将对施工建设领域的科技进步产生积极作用。
促进人才竞争平法促动设计院内的人才竞争,促进结构设计水平的提高。
设计单位对年度毕业生的需求有限,自然形成了人才的就业竞争,竞争的结果自然应为比较优秀的人才有较多机会进入设计单位,长此以往,可有效提高结构设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时隔12天,一篇题为《结构设计的一次飞跃》的文章在《中国建设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出,一时间在中国建筑设计界产生了强烈共鸣。
时隔十年,平法已在我国全面普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平法当年提出的各种新理念已经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同。
陈青来有关平法的主要著作和论文
10年来,有关平法的著作和论文陈青来先生写了一大批,现撷其主要: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96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1996年11月。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0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2000年7月。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2003年1月。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2003年7月。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4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2004年2月。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4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板与屋面板),2004年11月。
▲《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构造》已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立项,计划2005下半年全书脱稿。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法》,湖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12期。
▲《柱平面整体配筋图制图规则》,建筑知识,1997年第5期。
▲《关于平法柱标准构造详图的讨论》,建筑知识,1997年第6期。
▲《剪力平面整体配筋图制图规则》,建筑知识,1998年第1期。
▲《关于平法剪力墙标准构造详图》,建筑知识,1998年第2期。
▲《梁平面整体配音筋图制图规则(一)》,建筑知识,1998年第3期。
▲《梁平面整体配音筋图制图规则(二)》,建筑知识,1998年第4期。
▲《关于平法梁标准构造详图(一)》,建筑知识,1998年第5期。
▲《关于平法梁标准构造详图(二)》,建筑知识,1998年第6期。
▲《关于平法梁标准构造详图(三)》,建筑知识,1999年第1期。
▲《关于平法梁标准构造详图(四)》,建筑知识,1999年第2期。
▲《答96G101用户问(一)》,建筑知识,1999年第4期。
▲《答96G101用户问(二)》,建筑知识,1999年第5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