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如题所述

顶[1] 分享 评论[0] 编辑

新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是为遵守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军备会议而设计的,英国当时因为经济的原因,主张新建战列舰减低排水量和缩小主炮口径,英国海军取消了建造装备15英寸以上口径主炮战列舰的计划。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为了适应条约的限制设计排水量35000吨,最初设计采用12门14英寸口径主炮,是典型的条约型战列舰。很重视装甲防御,舷侧垂直布置的装甲带按照抵御15英寸口径穿甲弹的标准设计,尤其重视水平装甲,开工后还要再加强弹药库防护,由于设计排水量偏小,前部B主炮塔撤去两门主炮以节省重量,但建成时舰体还是超重。

武器性能

    中文名:新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设计功率 :110,000马力

    设计航速 :最大29节

    设计舰员 :1500-1900人

概述

新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是太平洋开战前英国最先进的战列舰,也是二战中英国的战列舰主要兵力之一。为区别英国旧式战列舰中同名的级别而称为新乔治五世级。该级别是按照伦敦海军公约(限制排水量35000吨,主炮14英寸)而设计的,始建于1937年初。这一级别共5艘,为“乔治五世”号、“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以及“豪”号。威尔士亲王号在太平洋开战的第三天被日军飞机击沉,也是该级别中唯一战沉的一艘。

1941年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威尔士亲王号对这一点就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因为一切都发生得那么快。

围歼俾斯麦号

1941年3月,威尔士亲王号正式服役。1941年5月,她就参加了围歼德海军俾斯麦号的战役。在这次战斗中,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被俾斯麦号击沉,威尔士亲王的一座4联装炮塔被弹链堵塞,发射火力减弱。这时离俾斯麦号只有9海里,敌舰齐射,威尔士亲王又中了4颗重型炮弹和数发小型弹。而后不得不撤出战斗。

马来海战

1941年8月,威尔亲王号修复后接到一个绝密任务。1941年8月4日下午,威尔士亲王号奉命停靠在斯卡帕湾港内,忽然提岸上出现前呼后拥的车队,直朝码头驶来。威尔士亲王号响起紧急集合的铃声,水兵们在甲板和码头上列队。车队在码头上停下,一个矮胖、脖子很短的人从轿车里钻出来。这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他的随行人员还有第一海务大臣、总参谋长、空军副参谋长,还有外交部和国防部有关人员。一行人登上威尔士亲王号后,亲王号在驱逐舰护航下,静静地驶出港湾。

1941年8月9日上午9时,威尔士亲王号驶抵纽芬兰普拉森夏港。等在那里的就美国总统罗斯福乘坐的奥古斯塔号巡洋舰。随后丘吉尔和罗斯福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会谈。1941年8月10日晨,罗斯福总统兴致勃勃带着僚属和一群将军以及陆战队员,登上了威尔士亲王号。在后甲板上进行了签字仪式。两国首脑会晤的结果产生了一个文件,这就是著名的“大西洋宪章”。

1941年的下半年,太平洋局势升级。作为对日本的威慑力量也根据大西洋宪章的要求,英国向海军派出了新服役的无敌号航空母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以及4艘驱逐舰组成的新远东舰队,但无敌号在航行中触礁,无法及时赶到。1941年12月4日,英舰队抵达新加坡。1941年12月8日(新加坡时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同时。由日本马来的小泽舰队负责掩护日本登陆舰队准备在马来半岛登陆。远东舰队司令菲利普斯中将决定由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和4艘驱逐舰组成Z舰队截击日本登陆部队。Z舰队处于日本海军陆基航空兵的攻击范围内,又没有空中掩护和支援。1941年12月10,Z舰队被日机发现,在随后鱼雷机和轰炸机的轮番冲击下,最终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都被击沉。两舰中共约800人丧生,其中包括菲利普斯中将。此役称为马来海战。

马来海战,是航空兵以航行中的战列舰为交战对手并最终将其击沉的首次战例。Z舰队主力的覆灭预示着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大门敞开了,同时也说明巨舰重炮的时代结束了,天空战胜了海洋。

参数

排 水 量 35490吨(满载40580吨)

尺寸 长227.1米,宽31.3米,吃水8.53米

主炮 14英寸火炮10座 (四联装两座,双联装一座)

副炮 5英寸16座

防空火炮 40mm高射炮32座,20mm高射炮18座

设计功率 110,000马力

设计航速 最大29节

设计舰员 1500-1900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