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

如题所述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组成,且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并设置了“提高与创新加分项”。

建筑安全是人们使用建筑的最基本前提,建筑耐久则是提升建筑使用时间、降低再建成本、减少资源消耗的重要途径。该指标对绿色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出了具体要求。

室内健康舒适是人们正常使用建筑的重要保障,减少疾病风险,提升人们工作和学习效率。该指标从室内空气品质、水质、声环境与光环境、室内热湿环境四方面对绿色建筑达到健康舒适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可使人们工作生活更加便利,明显提升居住质量。该指标从出行与无障碍、服务设施、智慧运行、物业管理四方面对绿色建筑达到生活便利性提出了具体要求。

资源节约指标从节地与土地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绿色建材四方面对绿色建筑达到资源节约提出了具体要求。环境宜居指标从场地生态与景观、室外物理环境两方面对绿色建筑达到环境宜居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

提高与创新指标鼓励绿色建筑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在建筑各环节和阶段采用先进、适用、经济的技术、产品和管理方式,创新发展绿色建筑。

我国绿色建筑的等级划分

标准将绿色建筑等级划分成了4个等级,即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这样做的考虑主要是和世界其他国家主流的一些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接轨。更加丰富的等级设置,可以让更多的建筑有机会参与到绿色建筑的评定之中,更好地促进绿色建筑大范围的推广。

新增“基本级”,绿色建筑评价条文满足“控制项”的要求即为“基本级”,基本级所有控制项将全部纳入正在编制的39本全文强制性工程规范,预计2025年左右新建建筑将全面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增加基本级也兼顾了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另外,绿色建筑分为四个等级也是国际主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普遍做法,方便绿色建筑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