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鱼太极图的由来及画法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阴阳鱼太极图,其独特魅力源于一次师生之间的智慧碰撞。一次,程颐的学生杨时向杨时请教《周易》的深邃哲理,杨时的回答简单却富有启发性——他仅用一张纸,寥寥几笔,画出了一半涂黑的圆圈。朱熹对此赞叹不已,认为这正是《周易》的核心——阴阳理念,而从这个基本原理出发,可以衍发出世间万物的道理,如四象和八卦的生成。

宋朝学者林至在《周易裨传》中,用图形进一步解读了这一思想。他以空心圆象征太极,阴阳动静之理虽蕴含其中,但未具象化。他接着绘制了黑白各半的图形,象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再到阴阳分化为阴中之阳和阳中之阴,最后呈现了四象生八卦的过程。林至借此图,试图修正周敦颐的太极图,但他的作品却在形象上略显孤立,未能完全反映古人对世界整体关联的理解。

跨越百年,阴阳鱼图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元末明初,河南罗愿的易图,以及张宇初的车轮形图,都隐约可见阴阳鱼的影子。特别是赵㧑谦在《六书本义》中公布的阴阳鱼图,据说是伏羲时代的象征,蕴含着太极、阴阳和八卦的奥秘,成为文字和造化的核心象征。赵㧑谦的贡献,无疑强化了阴阳鱼图的地位,使其在众多易图中脱颖而出。

尽管在权威易图如河图、洛书、太极图和先天图盛行的时代,阴阳鱼图难以获得同等认可,但它依然被尊称为古太极图。章潢和来瞿唐的推崇,使其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广泛流传,成为易学研究的重要符号。到了民国时期,杭辛斋更是指出,阴阳鱼图风靡全球,甚至成为韩国国旗的象征,国内更是随处可见。

今天,我们绘制阴阳鱼太极图的方式,通常是将圆分为阴阳两部分,通过黑白两色形成鱼形图案。古老的画法则更加讲究,如胡渭《易图明辨》中所记载,通过精确的比例和冬夏至的象征,展现出阴阳变化的深邃内涵。学者王申的研究,证实了阴阳鱼图在古代文献中的存在,使得这幅图的智慧历久弥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