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的“罚单”:从450吨到濒临灭绝,抗浪鱼陷入危机?

如题所述

抚仙湖位于玉溪市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之间,拥有我国最大的蓄水量湖泊和高原地区最大深水湖泊的称号。湖水清澈见底,景色优美,被誉为“琉璃万顷”。抚仙湖面积约为216平方公里,长度约为31.4千米,湖水最深处约为158.9米,平均水深约为95.2米。抚仙湖特有品种之一是抗浪鱼,这种鱼主要分布于云南抚仙湖,是“云南四大名鱼”之一。
1965年,抚仙湖抗浪鱼的捕捞量约为450吨左右,然而到了1998年,年产量就已不足0.2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抚仙湖的抗浪鱼濒临灭绝。抗浪鱼的危机出现,是对抚仙湖开的“罚单”还是另有原因呢?
抗浪鱼属于鲤科、白鱼类,体型细长且有点圆。它们对生活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对水质要求清澈见底且无污染,同时水中的溶氧量要高。抗浪鱼喜居水底砾石或水深的岩洞内,通常是以群居栖息。抗浪鱼属于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枝角类、桡足类和藻类为食,同时也摄食水里的软体昆虫、幼虫等。
野生抗浪鱼在抚仙湖内的繁殖能力较强,但在20世纪60年代年产高达450多吨。然而从80年代开始产量逐渐下滑,到了90年代抚仙湖里几乎看不到抗浪鱼。抗浪鱼减产的原因与过度捕捞密不可分,但主要原因是其“姐妹”星云湖。
1982年,星云湖首次引进了银鱼,银鱼在星云湖内大量繁殖。银鱼与抗浪鱼的食性相同,大量银鱼进入抚仙湖,抢夺了抗浪鱼的食物资源,导致抗浪鱼面临灭绝的危险。
为保护抗浪鱼,当地有关部门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并于2002年成功进行了人工繁殖。同时,建立了抚仙湖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定每年4月至9月为禁渔期,维修了抗浪鱼栖息地的鱼洞。虽然抗浪鱼无法回到当年盛产时期,但数量逐年增加,当地还鼓励人工饲养抗浪鱼,取代野生消费供给。
自2007年起,玉溪市每年实施抗浪鱼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经过十多年的人工放流和环境资源保护,曾经濒临灭绝的抗浪鱼,又重新回到了老百姓的视线和餐桌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