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为何会提出“一夫多妻制”这个建议?

如题所述

蒙古国提出的“一夫多妻制”这个建议,有着充分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

一夫多妻制的变迁和利弊。

一夫多妻是男权社会的产物,中国在民国之前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实行这样的制度。

不过封建王朝被推翻后,各种陈规陋习被根除,"一夫多妻"制度也名存实亡。

新中国成立后,一夫多妻制度寿终正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之所以贬低它,首先是因为它歧视妇女,制造男女不平等。

其实哪个男人不想妻妾成群,跟皇上那样,整天翻牌子点嫔妃,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就不再是梦。

可是对于连一个老婆都讨不到的大多数人们,一夫多妻不是福音,却是噩梦。

因为这个制度对我们大多数草根底层来说太不公平了,因为有钱人、有权人可以一个萝卜几个坑,娶多个美女;而我们搬砖的,却因为缺乏资源,需要几个萝卜去抢一个坑。

虽然现时已经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度,我们能够注意到,有些大款、官宦仍然能一个萝卜占N个坑,但碍于法律,在名义上他们只能有一个妻子,户口本上也只能有一个配偶名额。

当他们用烦用老用腻时或许会卸载掉包袱,给单身狗群体丢弃一点娶媳妇的机会,往往单身人士还把握不住。

如果真的实行了一夫多妻制度,一个成功人士每多一个配偶,世界上就多一个没有配偶的单身狗;对我们亿万草根底层来说,生生被剥夺配偶权乃至继之的生育权,委实是太残忍了。

所以要恢复一夫多妻制度,我们单身狗一万个不答应。

不过仔细了解后,我们发现提出这个制度的,不是我们的国人,而是蒙古国的人。

为什么蒙古女人会提出一夫多妻制?

而且有这个意向的,不是蒙古男人,而是蒙古女人。

蒙古男人也是喜欢一夫多妻的,但是那也是权贵的专利,对多数牧民来说不啻于灾难。

因为自己的温饱都不能维持,怎么可以维持那么多老婆吃饭穿衣,就是化妆品一样都难以满足,更别说多一个孩子要吃奶粉、上学、结婚成家了。

虽然说成吉思汗有几十个嫔妃,但人家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不用自己掏腰包。因此别说是几十个老婆,就是一万个老婆,人家也能养得起。

众所周知,蒙古族原本是马背上的民族,以游牧为生,天性中对于男女之事,与农耕民族有些不一样,在历史上,女人的地位相当于牛羊,是男人占有财富的象征之一。

蒙古人崇拜成吉思汗,而成吉思汗就有44个老婆。

蒙古紧跟苏联,也搞了几天集体农庄,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实行市场经济后,贫富差距拉大,财富都进了少数人腰包。

更糟糕的是,企业私营后,大量工人下岗,失业率居高不下,国民受教育水平也大大降低。  

有人说蒙古只有两个房子——一个地狱一个天堂;蒙古只有两种人——个别高等教育的富人和大批目不识丁的穷人!


在这样情况下,蒙古很多男人少有财富,缺乏工作,更没有老婆。

并不是蒙古女人少,而是没有人愿意嫁给他们。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蒙古女人却活得非常滋润。

因为女人到了哪里都是稀缺资源,尤其是漂亮女子。上学有人掏钱,工作有人安排,工作也好找,事业上也容易做出成就。

而且蒙古女人薪水也高,奖金也多,有房有车。

如果真要直说,你要是公司老总或者是国企高官,你愿意让女的在你公司上班还是男的?

比如某国著名的电商,每年都要像选美一样选出很多青春靓丽的女大学生,接受老总的岗前"培训",然后去英国法国或者美国再培训一段,回公司领取高薪,担任要职。


不信大家看看蒙古女性就业情况,蒙古国目前总人口296万,其中女性占50.11%,但在国家机关工作的竟然占到了骇人的52.35%,当教师的女性人数更不可思议,竟然有73.44%,卫生部门工作的女性简直逆天,占到81.31%。

相比之下,还是我们幸福啊。

这么多优秀的蒙古女性,有文化,有技能、有财富,他们当然不愿意嫁给满身羊膻味的牧民当老公,他们钱少是一个方面,还多伴有酗酒的坏习惯,喝多了打老婆一点也不稀奇。不少女人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哪怕给大款和当官的当备胎和小三。

但坑再多,萝卜只有一个,那结局非常悲惨。好多妙龄女子不嫁穷人,甘愿跟大款和成功人士有瓜葛,或干脆借腹怀胎,自己奉行独身主义。

可是既然开花就要结果,生了孩子都说不清是谁的,自己能养活当然更好,万一自己失业,孩子的成长就是大问题了,那些成功人士往往提起裤子就不认账,因为婚外情毕竟是丑闻。

所以蒙古女性就呼吁在蒙古实行一夫多妻制度,这样女人们都可以嫁给成功人士,有了名分,有了经济保障,娃儿也有个名正言顺的爹地,百利无一害。

不过这样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如此一来,蒙古普通爷们或一般牧民可就惨了,只好在空旷的原野上发泄自己的不平,郁闷的喝起小酒,在麻木中伤害着自己的身体,降低着男性的整体寿命,社会继续陷入男多女少、女性要求一夫多妻制的循环往复的怪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7

蒙古国之所以会提出一夫多妻制,主要是女性数量比男性多。

蒙古国的人口一共有二百九十多万,女性人口占了百分之五十一,比男性人口多了百分之二,也就是说就算所有男性都结婚,仍然会出现六万多单身女性。所以,在蒙古,往往女性都非常难嫁。

也正因为如此,在前几年,蒙古的不少媒体都开始宣传“一夫多妻制”,也有人向政府部门建议,希望出台法律允许一夫多妻制的合法性,以此来减少单身女性的数量,为蒙古增加人口。

在近些年来,蒙古国也出现了近亲结婚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事实上,还是因为人口迁移,由于大量的牧区居民向城里面迁移,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同父异母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一旦将来结婚就是近亲结婚。据说,不少牧区已经出现了近亲结婚。

针对近亲结婚这一问题,也有人提出了一个非常奇葩的一夫多妻制,即第一个妻子必须是本国人,第二个妻子最好是外国人,这可以极大地降低近亲结婚的概率。更重要的是,哪怕只有一万蒙古男人娶了外国女子,就可以为蒙古增加两三万人口,何乐而不为?

不过,当媒体大肆渲染一夫多妻制时,也有大量的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现在蒙古国的贫富差距过大,如果真的允许一个男人娶几个老婆,那么,富人可以娶好几个老婆,而没钱的人可能娶不到老婆。

当然,在蒙古也有不少女性不愿意结婚,其中一部分是没有找到工作的女大学生,她们不愿意受到婚姻的约束,因此宁愿做情人也不愿意结婚。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优秀的女性也不愿意结婚,因为一旦成婚,就要照顾家庭,不自由。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20-02-10

蒙古国不是在茶前饭后插科打诨吹牛皮时提一夫多妻制,而是在媒体上反复刊文提,甚至在国家正式会议上提,不是简简单单提提算了,大有将提议转化为立法的野心。首先,蒙古是一个游牧民族,盛产懒汉。很多男性国民不学无术,而且懒惰没有家庭责任感,很多家庭是由女性支撑的,女人养男人,在这个国家很为普遍。

其实蒙古国“一夫多妻”提议由来已久,但并不是为了满足蒙古男性的欲望,恰恰相反是为了维护蒙古女性的女权。首先,蒙古国的最近几十年。众所周知,蒙古族原本是马背上的民族,以游牧为生,天性中对于男女之事,与农耕民族有些不一样,在历史上,女人相当于牛羊,是男人占有财富的象征之一。蒙古人崇拜成吉思汗,而成吉思汗就有44个老婆。

其次,蒙古国的男人,沿袭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比较散漫,看起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似乎没能很好适应,从游牧生活到现代生活的转化。尤其是大部分穷人家庭中的男孩子,很早就不再上学,开始在社会上闲逛。然而,蒙古的经济状况不好,工作机会少,这些低学历的男人,往往找不到高收入的工作,只能混日子,得过且过。

然后,与男人们相反的是,蒙古国的女人比较勤劳能干,由于历史的原因,更多的女人留在牧区,这些女人长得比较健壮,撑起了蒙古国畜牧业的大半天空。还有更要命的,蒙古的女孩子们比较爱学习,女孩子的平均学历远高于男孩子。

最后,这就造成一个很严峻的现实情况,由于谁也不知道彼此的父亲是谁,而蒙古国就只有那么一点人口,优秀的男人只有那么多,其中一个优秀的蒙古男人,很可能让无数的蒙古女人怀孕,并生下孩子!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相爱,这就有了近亲繁殖的巨大危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03

想必在很多人的心中“一夫多妻制”是男尊女卑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种落后的思想早就应该被人们所摒弃,一夫一妻制才是对女性的尊重。不过理想虽然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因为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里都还留存着“一夫多妻制”的传统,甚至很多国家都将“一夫多妻制”例如法律中,比如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伊朗等穆斯林国家都是如此,而非穆斯林国家蒙古也有类似的行为存在,甚至有人提出建议应该实行“一夫多妻制”,那么蒙古国为何会提出“一夫多妻制”这个建议呢?

蒙古国女性

其实蒙古国的很多女性也支持这个看上去不合理的“一夫多妻制”原则,因为自90年代以来,蒙古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他们固有的畜牧业在国家的允许下可以私有化,很多适龄男青年便提前放弃了学业开始放牧,这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贴补家用。不过蒙古是一个靠畜牧业为主的国家,而畜牧业又得“看天吃饭”,蒙古国自身经济状况也并不优越,没有过多的工业和商业活动,工作岗位是很难找的。

蒙古民众

这就导致那些提前放弃学历赚钱养家的男性,在畜牧业不景气时无法融入社会获得理想的工作。相反蒙古国的女性反而学历要更高,拥有工作的机率也比男性高,收入更好一些。尤其是在大城市中的机关部门,女性的比例竟然占到一半以上的人数,最高的比例甚至高达80%

蒙古国美女

这让很多女性找不到男朋友,又不愿意找比自己收入低、学历低的男性伴侣,因此才有很多人支持一夫多妻制”,他们认为一个优秀的男人可以多娶几个女人。不过这个提议直到如今都还只是一个提议,并没有获得国家的允许。

第4个回答  2020-03-01

在古代封建帝制社会中,一夫多妻是常态,这更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媳妇越多地位就越高。因此,古时候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幸好封建王朝被推翻后,"一夫多妻"制度也名存实亡。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制度更是消失不见了。不过为什么蒙古国却会提出“一夫多妻制”这个建议呢?

一、蒙古国地广人稀

众所周知,蒙古国可耕地较少,这样的地域条件,主要以游牧生活为主。因此,蒙古国大力鼓励人民多生。

二、传统问题

蒙古国人大部分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遗留下来的后裔,所以对成吉思汗特别崇拜,要知道成吉思汗一生共有后妃40多人。在加上蒙古国的女人,在历史地位如同牛羊,是“男人的财富”,而这种思想到现在还被保留下来一部分。

三、蒙古国女性找不到合适的丈夫

蒙古国的贫富差距很大,大部分财富都掌握在乌兰巴托的富人和高级职员手里。值得注意的是,蒙古国女性比男性更加优秀,在教育部门工作的女性占72%,在卫生部门工作的女性占80%!因此女性在经济上更加独立,这样的背景下,她们通常会找比自己更优秀的伴侣作为丈夫。

而那些既没钱又没文化的男人,却还在傻傻的做着自己大男子主义的梦,但现实却给他们一记狠狠的教训。据统计,在蒙古国内有6万的未婚妈妈,这说明什么?她们有能力承担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根本不需要男人。

综上所述,蒙古国提出“一夫多妻制”也是情有可原,毕竟那么多女的不愿嫁出去,要嫁也要嫁给那些成功人士。当然,这对于那些嗜酒的蒙古国男人是求之不得的,毕竟多个老婆就多份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