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芬借茅侃侃写爆文微博庆祝,你觉得她该退出媒体圈吗?

如题所述

王利芬大学专业是中文,毕业后就在中央电视台工作。先后任记者、编导、《对话》栏目总制片人、资讯工作室主任。在央视工作多年后辞去公职,创办优米网。从王丽芬的以上经历来看,绝对算得上是资深媒体人。

媒体人深谙人性心理,会抓热点,会写文煽情。这确实也是媒体人吃饭的本钱,但在茅侃侃这件事上,王丽芬的行为确实做得让人大跌眼镜。

首先,中国一直有“死者为大”的习俗。

死者是最大最尊贵的,其它与之无关的事情都要让路。但在如今自媒体如火如荼的今天,但凡有点热门事件,各类微信公众号总是要蹭热点蹭流量。

茅侃侃作为典型的80后知名创业者,他的死亡引发广泛关注。

有的人消费死者赚热度,有的人欺骗活人赚眼球,其实都一样,做好自己。

其次,无论王丽芬是否退出媒体圈,此次行为太跌份。

微信小号做出这类行为可以理解,但王利芬毕竟不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小姑娘,混江湖这么多年,也算是知名媒体人,采访过无数商界大佬,一篇微信破10万的阅读量还拿出来说,很无语,也很跌份。

为了名利,失守道德底线,这样的媒体人不会走远。

欢迎评论一起探讨~

我是职场资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众号“李小船”,欢迎关注我。职场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6

太应该了。

从王利芬的言语之间透露出,人的丑陋和无耻竟然能卑鄙到如此地步。妥妥的人血馒头都不满足,已经直接为了博眼球、博关注度到了直接喝人血的程度。

最讽刺的是,这个王利芬平常字里行间传递出的价值观与这一次的她所谓“极为不妥”的反应竟然是完全相悖的,也真的是为了挣钱能卑鄙无耻无下限了。

营销自己可以、赚钱更是天经地义,但是心里少了做人最起码的利和义,真是垃圾中的极品垃圾。脱口而出的话往往是真心的,还自己真的以为自己才华横溢,写出了10万+的爆款文呢?大家关注的很大程度上是茅侃侃本人,用死者营销、再在伤痛上进行二次消费,随即庆祝,不退出媒体圈还等啥呢?

这不仅仅是个媒体人的修养,身而为人本身就当对生命怀着敬畏,消费死者还沾沾自喜,别说媒体人了,是个人,都干不出来这事儿。

分享一句微博的热评,最后一次说下这个垃圾“震惊与你的人品,不亚于震惊茅侃侃的离世。你自称为青年创业提供帮助和价值,却因为写了一个青年创业者离世的文章过10万+而沾沾自喜,虚伪至极。”

第2个回答  2018-01-26

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对于自媒体人来讲,一篇文章能达到10万+的阅读量的确是令人惊喜,但是王利芬作为一个资深的媒体人,却在茅侃侃刚刚离世,尸骨未寒之时,而为一篇爆款文章心花怒放,将洋洋得意之情流露到了微博上,引来了大家的一片哗然。

一个曾经的创业导师竟然变为了吃人血馒头的专家,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消费一个已经离世人的悲伤。

王利芬曾是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在中央电视台任职,后辞掉工作,成立了优米网,创出了一片天空。

这篇名为《茅侃侃的离世,掀开了创业残酷的一角》一文,为大家呈现出了创业者的不易,告诫年轻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去创业。

尤其在当下80后90后,都前赴后继地冲进创业大潮之中,最终只有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人能够获得成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远远大于成功的几率,资金断裂,创业失败,是创业者最真实的写照。

这篇文章凭借着深刻的剖析,轻松突破了10万+的阅读量,如果单从文章来讲,还是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价值。

但是王利芬却因此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在微博中发出了一段幸灾乐祸的文字,表达自己的高兴之情,还配上了一张哈哈大笑的图片,引导大家去关注她的微信,瞬间引发了大家的愤怒。

她的所作所为揭露了人最本质的一面,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一个人的过世,唯有家里的亲人才会为他悲伤痛苦。

在旁人看来,这正是一个茶余饭后的好谈资,也是互联网上最好的一个热点,通过蹭逝者的热点去引爆自己,将逝者践踏在身后,这样的方式大众难以接受。

虽然王利芬作出了道歉,还请大家去监督她,猛烈地攻击她,却仍然没有看到她对逝者家属的道歉,缺乏诚意。

王利芬的人设彻底崩塌,想要在媒体圈再度回升自己的人气,这恐怕实在是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