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是如何区分 本我,自我,超我的呢?

学习了关于心理学的知识,但是不太会区分

心理学家佛洛伊德把人格分为:

本我、自我、超我

三部分

首先是本我

本我是没有理性、逻辑、价值观、道德感和伦理信条的。

本我是行动无意识的我,最轻松,最自然的我。

其次是超我

超我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罪恶感)。

超我是带有批判性,有道德准则,有思考能力的我。

超我常在道德层面和自我认知上错误的攻击本我

比如在道德感层面:

欲望原是人类基本的动力,但是道德常常不允许性的存在,也就是欲望是本我,道德是超我,如果有性幻想产生或做了相应的梦,超我就会攻击本我,从而产生罪恶感。

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想法产生原本就是合理的,因为这是人原始的动力,所以要正视自己所谓的邪恶,不需要自责。

最后呢,是自我

把自我放在最后来讲,是因为自我是人格中意识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这部分在事实原则指导下,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自我负责与现实接触,是本我与超我的仲裁者,既能监督本我,又能满足超我。

下面小编就举个具体的例子吧

比如:

自我认知层面上,在演讲的时候常常会紧张,是因为超我觉得本我可能不行,但平时讲话时的本我非常自然的、舒适的,但演讲时由于超我的攻击,就变得紧张了。

在比自己地位高的人面前紧张,也是这个原因,也是觉得别人价值高,超我贬低本我,造成紧张。

还有做错事时的自责,也是由于超我对最自然的本我的攻击造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2
本我就是人类的本性,以欲望、需求为主,也就是佛家常说的“贪嗔痴”,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赤裸裸的生存本能;超我,也代表着后天学习的法律、道德等知识,也就是常说的“礼义廉耻”,就是用来约束自身原始欲望的;自我,就好像一杆秤,来衡量本我和超我的平衡,毕竟任何一头偏重可能出现的要么就是自私无度、要么就是循规蹈矩不知变通过度冷酷
第2个回答  2019-12-02
这个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主要遵循的就是人的快乐的原则吧。
第3个回答  2019-12-02
本我指生物性的我,自我是现实中的我,超我是理想中的我。
第4个回答  2019-12-02
心理学上的问题,这应该属于哲学的范畴了,等我应该就是物质上的肉体自我就是心理上的
第5个回答  2019-12-02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我快乐是最重要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求。超我遵循社会道德原则,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