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花蜜香是怎么产生的?

如题所述

我们在说普洱茶的时候,通常会说道蜜香。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多数紧压普洱茶来说,陈放1~5年就会表现出蜜香。可是,有的茶友喝到这样有蜜香的茶就会觉得奇怪了,蜜香不该是在花香中或者蜂蜜中才会闻到的吗?普洱茶是茶呀,为什么会在普洱茶中闻到蜜香呢?是做茶的时候添加进去的吗?老骥现在告诉大家,这种蜜香不是添加进去的而是在正常的状态下产生的。接下来,老骥就为大家揭秘!

蜜香会一直存在吗?

根据很多人的实践经验来看,每年春季新制的生茶,花蜜香是最明显的,而大多数没有蜜香的新茶在陈放1~5年的期间也会呈现蜜香。说到这里,老骥要提醒大家注意,对于蜜香来说,是呈现过,而不是会一直呈现。也就是说,蜜香是生茶在陈化过程中的某个阶必须产生的过程,当过了某一个阶段,这种蜜香也就渐渐的减弱了。可是为什么普洱茶中会呈现蜜香呢?老骥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外界的因素,另一个则是普洱茶内主导茶叶香型的香气物质:

青叶醇(顺-3-己烯醇):在所有的茶叶香气物质中,其含量最高,约占鲜叶芳香物质的60%。当青叶醇浓度较高时,其具有强烈的青草气息;低浓度时,则有清香气息。

苯甲醇:产生微弱的苹果香气,在鲜叶和各类茶中均有存在,揉捻和发酵过程会促进其大量形成。

苯乙醇、醋酸香叶醇、醋酸橙花醇:产生玫瑰香气。

苯丙醇:产生类似水仙花的香气。

芳樟醇:产生百合花或兰花香气,是茶叶中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

香叶醇:茶叶中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产生玫瑰香气,含量随嫩度的增加而增加。

橙花叔醇:产生木香、水果百合香韵,常见于乌龙茶及高级名优绿茶。

1-戊烯-1-醇、苯乙醛、n-壬醛、n-癸醛和芳樟醇氧化物、辛二烯酮:产生陈香味。

己烯醛:产生花香,红茶和乌龙茶中含量较高。

当然,能够产生蜜香物质在茶叶中不少,但是,老骥就不在这里一一举例了,如果各位茶友感兴趣,也可以去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

外界因素产生的蜜香:

1、加工因素:

在鲜叶加工过程中,通过增加摊晾时间(达到前发酵效果)或者杀青后堆放,可使得新鲜毛茶产生蜜香。

春茶,一芽一叶制作,文火杀青,揉捻后均匀堆放,分两天晒干。其中我们省略了若干繁琐步骤,最值得注意的是:揉捻后不立刻摊薄晒干,而是堆放后再晒干。即在从揉捻到晒干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发酵。

由此看来,蜜香形成的因素是发酵。杀青前的鲜叶发酵、杀青后堆放不揉捻,或者揉捻后不立刻摊开晾晒,这些环节都会导致发酵。应用这些工艺在其他毛茶制作,比如去年老班章B工艺,苦涩度降低,蜜香就会呈现。

2、环境因素

经常喝茶的朋友也会发现,不同区域的新茶香型也会有所区别,一个地方的茶花香比较明显,另一个地方的茶则蜜香浓郁,就比如提到兰花香,很多茶友就会想到景迈茶。再从气候来看,同样产自勐库的生茶,往年的新生茶给人的感觉是蜜香清甜,而今年由于经过了一个暖冬天气,茶叶的花香更显。

由此可见,新生茶中最常见的花蜜香主要是由茶叶本身的香气物质构成的,而花香的种类、蜜香的轻重也会受到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茶树品种等因素影响,无需人工添加,也与我们所栽培的茶树周边生长什么样的香气和植物没有太多直接的联系。

普洱茶为什么会产生香气?

茶叶本身含有300多种内含物质,在冲泡的过程中被释放出来,于是就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茶香。

普洱茶的香气主要来源于:原料本身,或后期加工工艺所致。但同为茶香,这两者在后期的储存中,茶的香气会发生质的变化,由传统工艺加工制成的普洱茶,在后期会具有“越陈越香”的特质,而使用其他茶类加工工艺制成的普洱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香气会越来越淡。

如果大家对普洱茶还有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私信老骥,老骥会给大家解答的!

运营人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