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梦游的人白天都不会记得自己昨天晚上做过什么?

如题所述

梦游症又称睡行症,是指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尚未清醒而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状态。这类患者一般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半小时。发作时,梦游者在睡眠中突然眼睛凝视起来,但不看东西,然后下床在意识朦胧不清的情况下进行某种活动。梦游是一种奇异的意识状态,患者似乎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与他人失去了联系。他们的情绪有时会波动很大,甚至说一大堆胡话,别人很难听懂。梦游时患者表情呆板,对他人的刺激基本上不作反应,也很难被强行唤醒。患者虽意识不清,但动作似乎有目的性似的,似乎在从事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发作后多能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梦游通常出现在睡眠的前1/3段的深睡期,次晨醒来,对晚间发生的事茫然无知,完全遗忘梦游症比较常见,据统计,有15﹪的儿童有过一次以上的梦游;经常性的约占总人口的1﹪~6﹪,其中多数是儿童和男性。尤其是活泼和富于想象力的儿童,常出现梦游症状。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梦游的情况,不必过于忧虑,一般不需治疗,因为随年龄增长会自动消失,当然,如果他经常性梦游,则应作梦游症治疗了。



发现孩子有梦游之后,尤其是多次的梦游之后,就要对家居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出现的危险:如让孩子睡地铺、在睡房里不放置危险物品,如刀、火机、木棍、玻璃瓶,临睡前门窗加锁等等。当儿童正在梦游之际,家长千万不要惊忧他,更不要在他处于危险的环境下“唤醒”他。一旦强行让他清醒过来,可能使他处于严重意识模糊和惊慌失措、兴奋躁动的状态。反而让他处于更加危险的状态中。

而且,孩子往往对自己的怪异行为产生恐惧,留下心理阴影。家长此时最好用温柔的语言与孩子对话,将他们唤回床上。梦游者通常都会比较顺从这种召唤,因为这种召唤重新强化了睡眠任务,他就会回去睡觉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梦游症又称睡行症,是指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尚未清醒而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状态。这类患者一般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半小时。发作时,梦游者在睡眠中突然眼睛凝视起来,但不看东西,然后下床在意识朦胧不清的情况下进行某种活动。下床行走时,周围虽漆黑一片,但患者一般不会碰到什么东西,而且还行走自如。据了解,梦游者眼睛是半开或全睁着的,走路姿势与平时一样,甚至他们还能进行一些复杂的活动。梦游是一种奇异的意识状态,患者似乎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与他人失去了联系。他们的情绪有时会波动很大,甚至说一大堆胡话,别人很难听懂。梦游时患者表情呆板,对他人的刺激基本上不作反应,也很难被强行唤醒。患者虽意识不清,但动作似乎有目的性似的,似乎在从事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发作后多能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梦游通常出现在睡眠的前1/3段的深睡期,次晨醒来,对晚间发生的事茫然无知,完全遗忘梦游症比较常见,据统计,有15﹪的儿童有过一次以上的梦游;经常性的约占总人口的1﹪~6﹪,其中多数是儿童和男性。尤其是活泼和富于想象力的儿童,常出现梦游症状。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梦游的情况,不必过于忧虑,一般不需治疗,因为随年龄增长会自动消失,当然,如果他经常性梦游,则应作梦游症治疗了。





当儿童正在梦游之际,家长千万不要惊忧他,更不要在他处于危险的环境下“唤醒”他。一旦强行让他清醒过来,可能使他处于严重意识模糊和惊慌失措、兴奋躁动的状态。反而让他处于更加危险的状态中。








发现孩子有梦游之后,尤其是多次的梦游之后,就要对家居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出现的危险:如让孩子睡地铺、在睡房里不放置危险物品,如刀、火机、木棍、玻璃瓶,临睡前门窗加锁等等。



而且,孩子往往对自己的怪异行为产生恐惧,留下心理阴影。家长此时最好用温柔的语言与孩子对话,将他们唤回床上。梦游者通常都会比较顺从这种召唤,因为这种召唤重新强化了睡眠任务,他就会回去睡觉了。

第2个回答  2019-09-26
因为梦游他的大脑是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然后他们有事没有精力的,而且在睡过之后也会忘记。
第3个回答  2019-09-26
梦游的过程他们自己不会记得,而且他们在梦游的时候是没有意识的。
第4个回答  2019-09-26
因为梦游是在自己无意识的状态下做的事情,这是一种病,需要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