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社会是相当混乱的,为什么民国时期当时会出现军阀混战?

如题所述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根本原因

当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西方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壮大,不断向外寻求其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和资源,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争夺和瓜分利益的表现。

2、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力量转变是导致民国时期军阀战争的外在动力

上个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各国力量之间的对比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这一巨大转变也在影响着当时的中国社会。

这是因为,一战后西方帝国主义在华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要变化,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清政府统治被推翻之后在中央统治层面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代言人。

3、民国时期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变革是导致军阀混战的内在原因

在政治形势上,1916年旧军阀的代表性人物袁世凯死后中国国内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时,北洋军内部的派系斗争愈演愈烈,导致一时间没有人能够掌控整个政治形势。在这一国内形势下上,各地方拥有一定军事实力的人物纷纷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求保存自己的政治利益。


扩展资料

北洋军阀

思想指导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晚清时希望用以挽救其政权濒临灭亡的“救世良方”。小站练兵就是“中体西用”指导思想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和体现。袁世凯提出“训以固其心,练以精其技”作为其建军的基本方针,即以封建伦常关系来团结军心,以西方军械操典来娴熟军事技能。

他更明确提出“兵不训不知忠义”,“兵不练不知战阵”等主张,把训与练作为两大建军思想和练兵内容,实质上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而为当时朝野上下所重视与接受,从而使他的练兵得到较充裕的供应和装备,使北洋军阀集团在创建阶段能够顺利地发展和壮大。

救国抗外

虽然在国内政坛,政治格局变动频繁,但也没有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甚至还开放了言论自由,否则也不会出现报社多次弹劾总统的情况,而北洋集团对工业与教育较为看重,并通过整顿军纪以求不激起民愤,而在国际舞台,袁世凯通过拖字诀成功将二十一条缩减至不到六条,并扬言与日本二十年后抬头再见,实属幸甚至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军阀混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8
  民国时期出现军阀混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根本原因
  当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西方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壮大,不断向外寻求其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和资源,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争夺和瓜分利益的表现。特别是当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社会之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争夺殖民地的政策之间显得格格不入,这成为中国近代军阀战争的根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各路军阀在西方帝国主义以及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和鼓动下,成为西方帝国主义争夺土地、资源、市场、人力等各方面利益的打手和工具,相互之间混战不断。由此可见,民国时期的军阀之间混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的矛盾。
  2.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力量转变是导致民国时期军阀战争的外在动力
  上个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各国力量之间的对比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这一巨大转变也在影响着当时的中国社会。这是因为,一战后西方帝国主义在华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要变化,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清政府统治被推翻之后在中央统治层面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代言人。于是,他们只能开始重新寻找和建立地方上的代言人,向各路军阀提供政治和军事的大力扶持,导致各军阀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为了各自的利益西方帝国主义与民国军阀相互抱团、相互利用,在中国大地上逐步形成了“分而治之”的政治军事格局。而在这一过程中,在西方帝国主义的支持和鼓动下各路军阀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而相互争斗,导致民国时期军阀之间的混战不断。由此可见,西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权力和地位的转变,是导致当时军阀混战非常重要的外在动力。
  3.民国时期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变革是导致军阀混战的内在原因
  一方面,在政治形势上,1916年旧军阀的代表性人物袁世凯死后中国国内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北洋军内部的派系斗争愈演愈烈,导致一时间没有人能够掌控整个政治形势。在这一国内形势下上,各地方拥有一定军事实力的人物纷纷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求保存自己的政治利益。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方面上,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笼罩下的中国社会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在这一背景下,地方经济在各自的辖区内就可以得到不断的发展动力,这就为民国时期各路军阀的割据一方、自成派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撑。20世纪初期,在自然经济下发展起来的地主和乡绅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资源和市场不受外来经济的入侵已经民国政府的掠夺,于是不断扶植当地有军事实力的军事集团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的大力支持成为民国时期军阀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而在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军阀之间就开始了此起彼伏的战乱。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基本情况:
  民国时期,各自拥兵自重、自成派系的军阀为了夺取在土地、资源、武器、人力等方面的利益,相互之间战火不断。从历史上来看,当时最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力的军阀战争主要包括:1920年7月的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战争;1922年4月至5月的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第一次战争;1924年9月至10月的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之间的第二次战争,;1929年3月至6月的蒋系军阀和桂系军阀之间的战争;1929年5月的蒋系军阀和冯系军阀第一次战争;1929年10月至12月的蒋系军阀和冯系军阀之间的第二次战争;1930年3月至10月的中原大战,此次中原大战持续的时间长,投入的兵力多,死伤的人数大,成为当时影响为深远、规模最为宏大的军阀集团之间的战争。综上所述,以上列次军阀之间的相互争斗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而言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两方面的影响:在消极的一方面,军阀战争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社会政治稳定,制约着经济发展,破坏了国家统一;但是不得不看到的是,在积极的一方面,军阀混战动摇和打破了顽固的封建统治,促进了中国人的不断觉醒和中国时代的逐步转型。
第2个回答  2019-09-25
首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早期北洋军阀之间的战争比较明确,就是当时中国权利的制高点,不过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
“大总统的位置就是个火坑”(这句话应该是吴佩孚说的,待确认)
多方多次失败后,逐渐形成以某些势力为中心的军阀
再看看往后军阀混战的其他几股主要势力:
买办阶级: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央军,其最大的优势是……钱多。几次中原大战中多次使用银弹战术。但是因为其政治属性……注定了就算打天下也坐不住(参考被玩死的一系列本国工业,尤其是是作为工业脊梁的重工业),而且以蒋某人那悲剧的指挥能力……连打天下都困难。
地方势力:晋系,桂系,川系等(基本从名称就能看出来……),基本都是属于地方军阀,尽管有着稳定天下的野心,但是实际上更多的关注其所属地。其优势是在发展其领地时更尽心(自己老家,必须上心)顺心(原因同上),不比像蒋某人一样严重受制于国外势力,因此能保有自己的工业体系,如晋系可以自行生产火炮(当时大部分军阀,包括南京国民政府也做不到)和弹药(生产子弹其实比其他军械难),桂系拥有自己的飞机制造厂,川军有自己的卡车工业等等,缺点也同样明显——过分的地方保护主义导致难在其他地区发展(以晋系为例,主要军政人员基本都是山西本地人,铁路与周边省份宽度不一致,枪械弹药与其他军阀不匹配等等……)
其他势力:如以无产阶级革命为目的苏维埃政府
其政治目的基本不可调和,又没有任何一方能取得绝对优势,更直白的说法……把其他人打到谈判桌上。
第3个回答  2019-09-18
军阀这个词是有贬义的。指拥兵自重的将军。当时毛润之和蒋介石。其实都是新军阀。历史有一种现象:一个国家一旦进入战乱时期,武人在政治上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境内陷于长期的混战,那些靠军功起家的武人很容易坐上帝王宝座,但这些帝王一开始就严重地腐败,不知道珍惜他们的政权,很容易变成暴君。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武人长于军事,拙于治国,他们用暴力夺取政权后,面对比军事复杂上百倍的政治往往一筹莫展;二是武人缺乏自制力,一旦掌握无限权力,曾经被压抑住的人性的弱点就会象火山一样崩发出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把他的家族和他创立的江山烧毁;三是武人目光短浅,忧患意识淡薄,大权在握就会忘乎所以,以为天下就数他最大,不知道江山得来艰难失去易,更不知道谨慎使用手中的权力,一味听凭自己的性子胡闹和享乐;四是武人不会约束并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生下的儿子不是恶棍就是混虫,政权即使没有断送在他自己手里,也会断送在继任的儿子手里。
第4个回答  2019-09-18
华夏民族由中原向四方扩张,对外自称中国,意为文化兴盛,力量强大,绵绵不尽,内中国外夷狄,这是文化概念,后来泛指华夏族的土地,中国又有了地名的意思,1912年后又有了国号的意思,中国虽然建立了共和,但制度文化建设仍待,内忧与外患交织,让事情更加复杂,实际上只要好好干,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制度,发展自己的文化思想,增强自己各方面的力量,内忧和外患并不难解决,奈何不好好干,一些人存在争权现象,不主要为了国家,在以国家民族利益为主的情况下并不难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