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了整整40年的察哈尔省,在1952年为何会被撤销?

如题所述

察哈尔省的辖区主要是我们现如今的河北省西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在清朝时期,这块地方属于蒙古部落之一,在蒙古语中,察哈尔是宫殿门前侍卫的意思。

其实,我们从地图上来看,察哈尔也恰如其名,它是北京北部的屏障,拱卫着京师安全。

在清朝前期,察哈尔都是作为一个军事区来管理,当地只有军事将领,并没有行政官员,当然,那个时候的察哈尔,也不叫省,只是一个驻军区。

等到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为保卫京师的安全,清政府不断想该地区增派军队,并专门将这块地方设置为“张垣特区”。

等到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政府将其设置为察哈尔特别区。再等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察哈尔才正式被设置为省。

当时,察哈尔的辖区主要包括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市延庆县,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部,还有山西省的大同市,全省土地面积约为28万平方公里,省会为张家口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国政府自所以将察哈尔设置为省,主要是军事战略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它是拱卫北京的屏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它牵制蒙古各部落,防止他们被独立出去。所以当时在设置察哈尔省的时候,才特意把河北张家口和山西大同这两座大城市划进去。

但问题是,察哈尔省的面积相对算比较大的,但总人口却不到200万,直接影响到全省的经济发展,并且还导致张家口和大同这两座大城市也始终发展不起来,所以等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的局势已经趋于稳定,所以经济发展逐渐成为重心。

后来,政府设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其辖区只有内蒙古的东部,根本没有多少地方,而察尔哈的北部,都是广阔的草原,和内蒙古自治区属于同一个文化圈。换句话说,这两块地方住的都是蒙古人,结果一边是蒙古人的自治区,另一边却是行政省,对于生活在察尔哈的北部的蒙古人来说,自然很不满意。

另一方面,河北省的张家口市和山西省的大同市被划给察哈尔省后,一直半死不活,因为察哈尔省的总人口实在太少,整个省份的经济都不咋地,自然会严重阻碍和拖累这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河北省和山西省都是人口大省,具有非常大的经济发展潜能,如果这两个大城市重新回到他们的怀抱,不仅全省经济能够得到提升,这两个大城市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也正因为这两个方面的考虑,在1952年11月15日,经原察哈尔省军区司令员王平将军的提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同意,正式撤销了察哈尔省建制,并将原属于察哈尔省的辖区分别划分给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河北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