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生物历史地理在广州有什么大学可以上?

如题所述

广州商学院就可以,广州工商学院是受国家认可,是正规的本科大学,学校师资队伍数量充足、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广州工商学院设有14个教学单位、26个本科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艺术学5大学科门类,其中国际贸易学、物流管理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市场营销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_x000D_

广州工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95年,2004年独立设置为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5月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州工商学院。2018年通过学士学位评估,获批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11月,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5月,获批成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新设站单位、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广州工商学院秉承“厚德尚技,砺志笃行”的校训,坚持“以质立校,崇尚技能,创新引领,服务就业”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努力办成一所特色鲜明、人才辈出的高水平技工院校。

在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实训场所、运动场馆、校企合作、行政管理、校园面积、校舍建筑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更可珍贵的是,从原广东商学院花都学院发展为广州工商学院,办学者的理想追求与时俱进,精神积淀日渐丰厚,已形成了引导学校发展方向的较为明确、稳定的办学理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5
据各地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消息,6月23日起各地将陆续公布今年普通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分数线。临近高考放榜,选择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为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在粤港澳大湾区众多高校中,哪些院校对考生更具吸引力?哪些专业最受青睐?南都民调中心在今年高考结束之际发起大湾区高校吸引力调查。

本次调查以曾经就读或目前有意报读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由受访者对珠三角九市的56所本科高校,以及21所在内地招收普通高考生的港澳高校进行吸引力票选排名。通过对回收的1590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编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吸引力排行榜(2022)》,对受访者票选的前20名高校及前7名专业,及其受欢迎的原因予以呈现和解读,以供考生、家长和广大读者参考。
榜单显示:在包括香港、澳门及珠三角九市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广州和深圳两地的高校最受欢迎。在高校吸引力方面: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位列综合吸引力榜前五位。在不同的受访群体中,对物理类(理科)高考生较具吸引力的前几所高校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和广州大学等;对历史类(文科)高考生较具吸引力的前几所高校有深圳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等;有继续深造意愿的高校在读或已经大学毕业的受访者较为青睐的前几所高校有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香港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在专业吸引力方面:受访应届物理类(理科)高考生中,近六成有意报读经济学门类专业,占比最高;受访应届历史类(文科)高考生中,打算报读人文社科专业和经济学门类专业的比例均超四成半。
大湾区城市就学吸引力榜
广州最具吸引力,深圳其次
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哪座城市的高校对学生吸引力最强?受访者最希望到大湾区哪座城市求学?问卷票选结果显示,66.89%选择广州,占比最高;50.22%选择深圳,位居其次;22.37%希望报读珠海高校;16.23%希望报读佛山高校;16.01%希望报读香港高校;9.21%希望报读东莞高校;各有6.80%希望报读惠州和中山的高校。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广州和深圳的高校最受欢迎。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广东省内受访者对广州高校的偏好尤为明显:高达80.34%希望到广州求学,占比大幅抛离其他城市;其次有55.98%希望报读深圳高校;其余城市占比均不超过20%。而广东省外的受访者中,则有52.70%希望报读广州高校;44.14%希望报读深圳高校;25.23%希望报读珠海高校;各有16.67%希望报读香港和佛山的高校。
具体有哪些因素吸引受访者报读大湾区高校?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学水平高、科研实力强是受访者希望在大湾区高校就读的主要原因,占比70.18%;其次有64.47%认为毕业后留在大湾区可获更多就业机会、薪资水平高;56.36%看中大湾区的高校知名度高;42.98%看中心仪高校硬件设施完善;还有37.06%认为学术交流机会多;36.18%看中大湾区交通便捷。
大湾区高校总体吸引力榜
5所“双一流”高校位居前六位
选完城市,再来看受访者具体心仪哪些大湾区高校。问卷票选及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受访者中,共有32.02%希望报读中山大学,其占比遥遥领先其他高校;其次是深圳大学,占比20.83%;17.11%希望报读华南理工大学;15.79%希望报读暨南大学;10.31%希望报读华南师范大学;9.43%希望报读南方科技大学;8.77%希望报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8.77%希望报读香港大学;8.11%希望报读华南农业大学;各有6.80%希望报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和广州大学。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山大学收获超三成受访者的青睐,优势相当明显。同时,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8所大湾区高校全部位列榜单前二十,且其中5所高校跻身前六位。“双一流”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
省外受访者心仪高校榜
中山大学遥遥领先,深圳大学紧随其后
不同地区受访者的心仪高校会否有所区别?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广东省外的受访者中,有27.93%希望报读中山大学,18.92%希望报读深圳大学,前两位保持稳定;同时有13.06%希望报读暨南大学;12.16%希望报读华南理工大学;10.81%希望报读香港大学;10.36%希望报读南方科技大学;7.66%希望报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7.21%希望报读广州大学;6.31%希望报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4.65%希望报读南方医科大学。
省内受访者心仪高校榜
中大、深大、华工位居前三
另一方面,来自广东的受访者中,有35.90%希望报读中山大学,占比最高;其次是深圳大学,占比22.65%;21.79%希望报读华南理工大学;18.38%希望报读暨南大学;15.81%希望报读华南师范大学;13.25%希望报读华南农业大学;9.83%希望报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各有8.55%希望报读香港中文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7.69%希望报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对比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内受访者更倾向于报读位于广州的高校:他们选出的心仪高校榜单前二十位中,有4所深圳高校、2所香港高校,其余14所高校均坐落于广州。广东省外受访者的心仪高校榜单前二十位中,则有10所广州高校、6所深圳高校、2所香港高校、1所珠海高校和1所佛山高校。
但总体而言,广东省内与省外的受访者对心仪高校的选择大致接近,有15所高校同时出现在两类受访者的心仪高校榜单前二十位中。
应届高考生心仪高校榜
7所“双一流”高校跻身前十
具体到不同的受访群体,哪些高校对应届高考生更具吸引力?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中山大学以17.93%的占比继续位居榜首;深圳大学则占比16.55%,紧随其后;各有12.41%的受访者希望报读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各有11.72%的受访者希望报读南方科技大学和广州大学;9.66%的受访者希望报读华南师范大学;8.74%的受访者希望报读广州医科大学;6.44%的受访者希望报读南方医科大学;各有6.21%的受访者希望报读华南农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不难看出,“双一流”高校对应届考生的吸引力相当强:受访应届高考生的心仪高校榜单前十位中,有7所为“双一流”高校。
对比数据还可发现,受访应届高考生列举的心仪高校较其他受访群体更分散一些,榜单中没有高校所得占比超过两成。
应届物理类(理科)考生心仪高校榜
首选中大,其次华工、南科大
更进一步了解受访物理类(理科)考生和历史类(文科)考生的心仪高校是否有所区别。在受访应届物理类(理科)考生心目中,中山大学依然是首选,占比19.51%;华南理工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分别占比14.63%;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占比均为13.41%;也有9.76%的受访考生希望报读广州医科大学;各有8.54%的受访考生希望报读南方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和香港大学。
应届历史类(文科)考生心仪高校榜
深大位列榜首,中大排位第二
问及受访历史类(文科)考生,所获答复则有所变化。深圳大学一跃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大湾区高校,且占比高达25.58%,超越中山大学(16.28%)、华南师范大学(13.95%)、暨南大学(9.30%)等历史悠久的老牌名校;以经济类专业为特色的广东财经大学(13.95%)和广东金融学院(9.30%)则分别位列榜单第三位和第七位。
高中在读生心仪高校榜
深大居首,中大、港中大、深技大平分秋色
本次调查还发现,与师兄师姐们相比,受访的高中在读生对心仪高校的选择有着较明显的差异。在受访高中在读生的心仪高校榜单上,深圳大学以19.51%的占比位列第一;作为应用型技术大学的深圳技术大学(13.41%)则升至第2位,与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并列;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9.76%)也上升至第六位;南方科技大学(7.32%)则位列第七;榜单前十位共有5所高校位于深圳。
高校在读及毕业生心仪高校榜
中大独秀,深大第二
本次调查还向有意继续深造的高校在读或毕业生了解有哪些心仪的大湾区高校。结果显示,这部分受访者的报考倾向较其他受访群体更集中:有47.60%的受访者希望报读中山大学,占比显著高于其他高校;其次有24.02%的受访者希望报读深圳大学;22.27%希望报读华南理工大学;20.96%希望报读暨南大学。这4所高校所获占比均超两成。
此外,受访高校在读及毕业生也有12.66%希望报读香港大学;12.23%希望报读华南师范大学;10.92%希望报读香港中文大学;各有10.48%希望报读华南农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在高校在读及毕业生心仪高校榜单的前二十位中,位于香港的高校占4所,比例高于其他受访群体。不少受访高校在读及毕业生有意前往香港攻读高级学位。
受访者选择心仪高校时最重视高校知名度及毕业前景
对比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多所高校同时出现在不同受访者的心仪高校榜单前二十位中,但排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受访者喜欢这些高校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受访群体看重的因素会否有所差异?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受访者中,58.33%表示喜欢该高校是因为其知名度较高;57.24%表示毕业后想留在当地发展;55.48%认为该高校的教学水平较高;46.27%认为该高校科研实力较强;也有42.32%认为该校所在的地理位置较好。
数据交互分析发现,受访应届物理类(理科)考生中,有63.41%表示心仪高校知名度较高;其次有47.56%表示毕业后想留在当地发展;42.68%认为心仪高校的教学水平较高;39.02%认为心仪高校科研实力较强;32.93%认为心仪高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好;也有30.49%表示该校有自己心仪的专业。
受访的应届历史类(文科)考生中,则有58.14%表示希望毕业后留在当地发展,占比最高;53.49%认为心仪高校的教学水平较高;51.16%认为心仪高校科研实力较强;41.86%认为心仪高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好;各有39.53%表示校园环境优美、高校知名度较高、该校有心仪专业是喜欢该高校的原因之一。
对比数据不难看出,受访物理类(理科)考生更看重高校知名度;受访历史类(文科)考生则优先考虑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对高校知名度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深圳大学对历史类(文科)考生吸引力强劲。
另一方面,问及受访高中在读生喜欢这些高校的原因,发现他们在选择心仪高校时更加“务实”,更倾向于把就业前景和教学水平列为首要考虑因素:有65.85%的受访高中在读生表示希望毕业后留在当地发展,占比最高;其次64.63%认为心仪高校的教学水平较高;45.12%认为心仪高校的知名度较高;37.80%认为心仪高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好;35.37%认为心仪高校科研实力较强;也有34.15%表示校园环境优美是喜欢该高校的原因之一。
再问及受访高校在读及毕业生,高校知名度较高又再成为考虑的主要因素,占比65.07%;其次有59.39%认为心仪高校的教学水平较高;也有58.52%表示毕业后想留在当地发展;51.09%看中心仪高校科研实力较强;47.60%认为心仪高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好;38.43%表示该高校有自己心仪的专业;37.99%表示该高校校园环境优美。
应届物理类(理科)考生心仪专业榜
最爱经济学门类,其次为理学
除了受访者的心仪高校榜单外,本次调查还尝试进一步了解受访应届高考生的专业志愿填报意向。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应届物理类(理科)考生中,打算报读经济学门类专业的有57.32%,占比最高;其次有46.34%打算报读理学门类专业;28.05%打算报读工学门类专业;20.73%打算报读管理学门类专业;也有15.85%表示医学门类的专业在其考虑范围内;14.63%考虑报读人文社科(含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门类,下同)专业;9.76%考虑报读教育学门类的专业;7.32%考虑报读农学门类专业。
应届历史类(文科)考生心仪专业榜
青睐人文社科和经济学门类
受访应届历史类(文科)考生中,打算报读人文社科专业和经济学门类专业的各占48.84%;其次有37.21%打算报读管理学门类专业;34.88%考虑报读教育学门类专业;30.23%考虑报读医学门类专业;还有25.58%表示农学门类的专业在其考虑范围内。
调查结果还显示,受访女生对人文社科专业(36.59%)和医学门类专业(39.02%)的兴趣比男生更高。
应届高考生心仪专业榜(人文社科类)
物理类(理科)考生最爱新闻学,历史类(文科)考生最爱汉语言文学
本次调查中,课题组还根据学信网公开的国内各高校学生对所读专业满意度投票结果,列出部分大湾区高校开设且满意度得分较高的专业,了解这些专业对受访应届高考生是否有吸引力。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人文社科专业感兴趣的受访应届物理类(理科)考生中,新闻学(58.33%)、汉语言文学(50%)、社会工作(41.67%)、英语(41.67%)比较受欢迎;在受访应届历史类(文科)考生中,则是汉语言文学(57.14%)、新闻学(42.86%)和法学(33.33%)比较受欢迎。
应届高考生心仪专业榜(经济学门类)
物理类(理科)生心仪国际经济与贸易,历史类(文科)生更爱金融学
在经济学门类,受访应届物理类(理科)考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42.55%)、财政学(29.79%)、金融学(27.66%)和经济学(27.66%)比较感兴趣;受访应届历史类(文科)考生则对金融学(85.71%)、信用管理(42.86%)和财政学(33.33%)比较感兴趣。
应届高考生心仪专业榜(管理学门类)
历史类(文科)生喜欢土地资源管理,物理类(理科)喜欢工程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
在管理学门类,受访应届物理类(理科)考生对公共事业管理(52.94%)、工程管理(52.94%)、工商管理(47.06%)和人力资源管理(47.06%)都比较感兴趣;受访应届历史类(文科)考生则对土地资源管理(62.50%)、工商管理(43.75%)、会计学(43.75%)和人力资源管理(43.75%)和比较感兴趣。
应届高考生心仪专业榜(教育学门类)
物理类(理科)生喜爱教育学和学前教育,历史类(文科)生喜爱小学教育
在教育学门类,受访应届物理类(理科)考生对教育学(62.50%)、学前教育(62.50%)和特殊教育(37.50%)比较感兴趣;受访应届历史类(文科)考生则对小学教育(73.33%)、教育学(60%)、和特殊教育(40%)比较感兴趣。
应届高考生心仪专业榜(理学门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及生物技术受青睐
在理学门类,受访应届物理类(理科)考生对数学与应用数学(44.74%)、生物技术(44.74%)、和心理学(34.21%)比较感兴趣,也有31.58%考虑报读物理学专业,各有28.95%考虑报读统计学和海洋科学专业,各有21.05%考虑报读化学和地理科学专业。
应届高考生心仪专业榜(工学门类)
人工智能及电子信息工程受青睐
在工学门类,受访应届物理类(理科)考生对人工智能(52.17%)、电子信息工程(52.17%)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3.48%)比较感兴趣,同时各有39.13%考虑报读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4.78%考虑报读自动化专业,30.43%考虑报读建筑学专业。
应届高考生心仪专业榜(农学门类)
物理类(理科)生对植物保护最感兴趣
在农学门类,受访应届物理类(理科)考生对植物保护(50%)最感兴趣,对农学、园艺、林学、动物医学和水产养殖学感兴趣的受访者均占33.33%。
应届高考生心仪专业榜(医学门类)
物理类(理科)生对临床医学最感兴趣,历史类(文科)生喜爱中医学
在医学门类,受访应届物理类(理科)考生对临床医学(76.92%)、预防医学(53.85%)、口腔医学(38.46%)和麻醉学(38.46%)比较感兴趣;在受访应届历史类(文科)考生中,则是中医学(84.62%)、医学检验技术(46.15%)和药学(46.15%)比较受欢迎。
应届高考生心仪专业榜(艺术学门类)
受访艺术类考生偏爱绘画和动画专业
此外,受访应届高考生中还有13.79%为艺术类考生。问及他们的心仪专业时,绘画(40%)、动画(40%)、美术学(35%)、摄影(35%)、数字媒体艺术(35%)和视觉传达设计(30%)占比均超30%。
受访者选择心仪专业时最看重个人爱好
本次调查也尝试了解受访应届高考生心仪这些专业的原因。结果显示,45.52%的受访应届高考生表示是出于个人爱好,占比最高;各有42.76%认为该专业就业方向及行业发展前景好,所学内容适合自己;也有37.24%看中该专业是高校重点或优势学科;32.41%表示听取了父母、老师的建议;24.83%认为该专业属于近年热门专业;还有20.00%表示参考了同学、朋友的填报意向。

深入分析还发现,受访的物理类(理科)考生选择专业时更看重该专业就业方向及行业发展前景(42.68%)和所学内容是否适合自己(42.68%);受访历史类(文科)考生则会优先考虑个人兴趣爱好(55.81%);受访艺术类考生会优先考虑该专业是否高校重点或优势学科(50.00%)。
调查小结
综观本次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双一流”高校对受访者的吸引力不容小觑,几乎在各个受访群体的心仪高校榜单上都能位居前列。
与此同时,深圳大学在多个受访群体中展现出不输传统老牌名校的吸引力。这其中或许有受访者结合自身实际作出的理性选择,也可能与深圳近年高速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丰富等因素有关。
本次调查中,有超六成受访者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就读的原因是认为毕业后留在本地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高;受访应届高考生选择心仪专业时,看重就业方向及行业发展前景的比例也超四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份榜单以受访者的问卷填答内容为主要评价指标,未考虑各高校的招生计划、历年录取最低排位、办学成果等信息。因此本榜单的排名结果仅代表各高校对本次调查中受访者的吸引力,不能看作对各高校的办学优劣排名,更不应视为对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情况的预测。
应届高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个人志向、高校水平、专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多方面权衡后作决定,切忌盲目听从他人意见,或仅凭一时冲动就仓促填报,落下遗憾。
此外,由于高考志愿填报时间较紧张,考生在高考成绩放榜后,应该尽快定位到自己的排位有机会报读哪些高校,把握时间及早了解相关高校和专业详情,以免因咨询不充分而出现填报失误等情况。
调查说明
南都民调中心于6月10日至20日开展本次问卷调查,调查范围包括珠三角九市的56所本科高校,以及21所在内地招收普通高考生的港澳高校。本次调查通过网络推送和实地拦截访问等方式,共回收1590份有效问卷。受访者均为曾经就读或有意报读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的学生,其中15.47%为高中在读生,27.36%为应届高考生,48.49%为高校在读生,8.68%为高校毕业生。从性别来看,受访者中45.85%为男性,54.15%为女性。从生源地来看,51.13%的受访者来自广东,1%来自港澳地区,其余受访者来自国内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受访的应届高考生中,56.55%为物理类(理科)考生,29.66%为历史类(文科)考生,13.79%为艺术类考生。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沈红媛 涂长芳 实习生 资勤 周妮 韦力尹
制图:林泳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5
如果选择生物、历史、地理,可以考广州的大学有: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这几个大学都会有很适合你的专业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6-11
如果选择生物、历史、地理,可以考广州的大学有: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这几个大学都会有很适合你的专业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6-27
如果选择生物、历史、地理,可以考广州的大学有: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这几个大学都会有很适合你的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