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未来将如何灭绝?

如题所述

人类未来会走向衰亡,甚至是灭绝,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和敏感的话题了,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人类并不会在地球上永恒的存在。

因为一个物种的崛起、繁荣和衰退在地球的历史上已经上演了不止一次两次,那么问题是在众多会导致人类灭绝的原因中,到底哪一个才会真正影响到人类?

天空变为灰色的背景,漫天的尘埃随处飘落,地球环境恶化不再适应人类生存,这是核战争和小行星撞击后的结果。

除了以上的场景以外,科学家还在老鼠的身上看到了人类未来灭绝的一种可怕方式。充分的演绎了什么叫物极必反。

在上世纪美国有一位喜欢研究动物行为的学者约翰·卡尔霍恩,它在1947年就开始对老鼠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和繁殖进行研究。

主要的研究方式就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为老鼠提供无限量的食物和水,观察它们的行为,以及未来整个种群的扩张和繁殖情况。

起初的实验是在一个简陋的谷仓中进行的,根据谷仓的面积,他预计里面的老鼠最终会繁殖到高达5000只的数量,但是在28个月后,老鼠的数量却只有200只。跟预计大相径庭。

3年后他又建立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封闭场所,为老鼠提供一切所能提供的优质待遇,来观察它们的行为,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异常的相似:

起初老鼠在舒适的环境下会快速的繁殖,种群数量增加;

然后达到一个稳定的数值以后,就会出现停滞;

最后整个群体中的老鼠就会出现各种反常的行为,导致整个种群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最后整个种群走向灭绝。

以上的结论是卡尔霍恩在1968年以前的数十次实验中得出来的,每一次都无一例外。

1962年的时候卡尔霍恩在《人口密度与社会病理学》中发表了自己关于老鼠种群数量激增和生活环境拥挤导致物种崩溃的研究结果。

意指未来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口过剩,失业率增加,会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1968年卡尔霍恩在此前的实验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场终极研究,为老鼠创造了一个更加完美的生活环境,这就是有名了“宇宙25号”。

这个空间的体积为2m乘2m乘1米,可以为老鼠提供舒适恒定的20℃,有充足的食物和水,还为雌性创造的大量繁殖用的巢穴。

并且每星期会对空间内进行清洁,采取可能的安全措施,消除空间内可能出现的食肉动物和大规模的传染病。每一只老鼠的健康状况都会被持续的监控。

供给食物和水的系统也是精心设计过的,最多可以容纳9500只老鼠同时进食,6144只老鼠可以同时喝水。预计整个空间内完全可以容纳3840只老鼠生活。

这样的环境对于老鼠来说相当于天堂般的生活,十分奢侈。

老鼠一开始在新的环境中有一个适应期,过了适应期以后雌性就开始筑巢,雄性就开始标记自己的领地。开始了正常的社会行为和繁殖活动。

接下来老鼠神仙般的生活,开始进入了增殖期。

往后的每55天数量就会翻上一倍,一直到了第315天,在封闭的空间内一共有620只老鼠。不过在这以后整个种群就出现了问题。

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老鼠之间的交配减少了,数量增长放缓。种群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

雄性老鼠开始拉帮结派,在种群中出现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大约有1/3的雄性老鼠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它们拥有更多的交配权,脾气暴躁好斗,经常会对其他老鼠发动暴力攻击,甚至无缘无故杀死其他老鼠。

这样就导致了其余2/3的雄性老鼠交际能力开始减弱,失去交配权,有些甚至离开种群独自生活,由于生活安逸,有水有食物,渐渐的它们失去了奋斗的想法。

失去了交配权也不再想着夺回来,它们不再有繁殖,过上了单身贵族生活。而那些没有离开的群体的雄性老鼠由于常常受到地位更高老鼠的迫害,它们也会变得胆小、迟钝。

这样就导致了整个种群出现不可逆转的衰退。

而雌性老鼠也产生了严重的变化,它们在舒适的环境中也不再愿意交配,变得更加暴力,甚至是攻击幼崽,完全放弃了作为母亲的职责,并将幼崽赶走。

这样的结果就是幼崽的死亡率高达90%。老鼠的种群数量进入了平衡期。

到了第560天,幼崽的死亡率已经达到了100%,整个老鼠种群的数量不在增长。这标志着衰亡阶段的开始。

由于新出生的老鼠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敌对、缺乏交流和交配的环境中,它们长大以后也同样失去了一个正常老鼠的行为。

它们没有交配、养育子女标记领地的概念,整天无所事事,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它们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吃饭、睡觉和梳洗打扮上。

最终这个封闭的场所内老鼠的数量只增加到了2200只,与3000多的数量相去甚远。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内一只老鼠也没有了。

在卡尔霍恩看来,封闭空间内老鼠种群的兴衰和人类有相似的地方:

舒适的环境、充足的资源就会导致一个物种种群过量的繁殖,如果数量超过这个社会结构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不可避免的使得整个社会发生异化和混乱。

在后一种变异的环境中出生的个体,它们就会缺乏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交际能力变弱,失去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生活变得没有动力,只想着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

长此以往整个社会也会失去动力,逐渐走向衰亡。

反观人类社会,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也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我们也经历了数万年适应环境的时间,也经历了种群数量的大量繁殖和城市的大范围扩张。

也同样经历了因为局部人口过剩以及资源紧缺的充满暴力和动乱的是时代,人们通过掠夺殖民、以及现在的全球化合作暂时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但是未来呢?如果在出现以上的问题我们如何解决?

现在的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放缓,人口数量增长也明显放缓,但依旧在缓慢增长。社会资源已经掌握在了少数人的手里。

很多的年轻人已经和那些没有社会地位的老鼠一样变得交际困难,没有社会认同感,甚至是对于养育后代失去了兴趣。

唯一和老鼠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充足的生活资源,现在的人类社会结构并没有饱和,依然能够容纳更多的人,这就是我们还在奋斗的原因。

如果未来人类社会高度发达,很多自动化机械代替人们工作,城市变得拥挤,社会不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人口过剩,这时的人类还能繁荣吗?人口数量还能增长吗?

当一个人在社会中没有任何参与感,那么他还能拥有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吗?慢慢的他们就会对一切失去兴趣,失去所有生活的动力以及责任,只会简单的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

那么等待人类的就是和老鼠天堂一般的命运。

那么人类的希望在哪里?

卡尔霍恩也提出了太空殖民的概念,为了防止我们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因为人口过剩而导致的种族衰退,我们需要建立更多的殖民地,需要将人口压力转移到一个新的环境中。

这个想法跟霍金如出一辙,人类要想持续的繁荣,走出地球是必须的一步。我们在一个星球上是不可能繁衍到千秋万代的。

俗话说的好,鸡蛋也不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8
如果地球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在未来的某一天地球上很可能会出现一些灭绝性的灾难,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会被破坏导致灭绝。
第2个回答  2020-11-08
被地球遗弃。地球以后还会有第二次进化危机,人类逃脱地球毁灭的存在概率很低。
第3个回答  2020-11-08
未来人类会遇上生存环境的巨大考验,比如地震、火山爆发、温度骤降等恶劣的自然现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任何事物都有消亡的一天。
第4个回答  2020-11-08
未来人类不会灭绝的,活着好好的干嘛非想灭绝的事呀,现在人类的科学这么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