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构件振动特性的测试一般规定有哪些

如题所述

混凝土构件振动特性的测试一般规定如下:
一、构件振动特性的测试适用于结构功能性检测,也可作为工程质量检测的参考数据。构件振动特性的测试的检验项目包括构件自振特性的测定和动力荷载作用下受迫振动特性的测定。
二、构件自振特性可选用自由振动衰减法或稳态激振试验法。
三、自由振动衰减法检测构件自振特性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构件的实际情况,预估构件的主振型。避开振型的节点,在理论振型的极值位置布置测点,安装测振传感器。
2)安装、调试测试系统。
3)采用初速度或初位移法进行激振,并记录自由振动衰减时程曲线。重复进行激振,记录3条完整的自由振动衰减时程曲线。
4)根据记录的自由振动衰减时程曲线,计算受检构件的基频、对数衰减率和阻尼比。
5)当根据3条自由振动衰减时程曲线计算受检构件的基频值极差不大于20%时,取3条自由振动衰减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受检构件的自振特性代表值。当根据3条自由振动衰减时程曲线计算受检构件的基频值极差大于20%时,应补充检测。
四、稳态激振试验法检测构件自振特性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构件和激振器的实际情况,预估构件的主振型。避开振型的节点,在理论振型的极值位置布置测点,安装测振传感器和激振器。
2)安装、调试测试系统。
3)开启激振器,激振器频率由低到高改变进行扫频,记录受迫振动频率与振幅,绘制频率与振幅关系曲线。重复进行激振,记录3条完整的频率与振幅关系曲线。
4)根据记录的频率与振幅关系曲线,计算受检构件的基频和阻尼比。
5)当根据3条频率与振幅关系曲线计算受检构件的基频值极差不大于20%时,取3条频率与振幅关系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受检构件的自振特性代表值。当根据3条频率与振幅关系曲线计算受检构件的基频值极差大于20%时,应补充检测。
五、动力荷载作用下构件受迫振动特性宜选用可稳定再现的动荷载作为试验荷载。当需确定基桩施工、设备运行等非标准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时,应对该动荷载的再现性进行约定。
六、动力荷载作用下构件受迫振动特性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构件和动力荷载的实际情况,预估构件的主振型。避开振型的节点,在理论振型的极值位置布置测点,安装测振传感器。当需要确定应力时,在受力较大部位粘贴应变片。
2)测振传感器应根据实际需要,分别选择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
3)安装、调试测试系统。
4)启动动力荷载,记录动力荷载作用下各测点振动参数和应变。重复启动动力荷载,记录3条完整的各测点振动参数时程曲线和应变时程曲线。
5)根据记录的频率与振幅关系曲线,计算各测点振动参数和应变。
6)当根据3条振动参数时程曲线和应变时程曲线计算的最大动力反应值(位移、速度、加速度或应变)极差不大于20%时,取3条曲线动力反应值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受检构件的动力反应代表值。当3条曲线的计算值极差大于20%时,应补充检测。
7)当有需要确定受检构件动力系数时,应根据动力荷载的移动方式分别按有轨移动(吊车梁)和无轨移动(停车库)进行检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