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酸

如题所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具有填料颗粒小、且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特点,该法是目前应用最多一种色谱分析方法。与经典液相色谱相比,其优点是分辨率高、灵敏度高、样品量少、易回收和色谱柱可重复使用等。
液相色谱法除可检测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还能测定其在其它食品中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巴西食品中苯甲酸含量。分别将饮料、果汁、黄油及奶酪等食品进行粉碎处理,然后与蒸馏水混合,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为碱性,最后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进行反相色谱法测定,其检测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分析要求。

2、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简称ce),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支流电场为驱动力,通常使用内径为25,000~100,000nm弹性涂层熔融石英管。该毛细管特点是容积小、侧截比大,可用自由溶液或凝胶等为支持介质,在溶液介质下能产生平面状电流场。该法具有高效、快速、样品量少、测定成本低等优点。

高效液相色谱仪原理:

在条件(流动相、固定相、温度和压力等)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Cs、Cm很小)时,K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小,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因此,只有尽可能减少进样量,使组分在柱内浓度降低,K恒定时,才能获得正常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