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皮鞋制作教程

如题所述

手工皮鞋制作教程如下:

(1)打版

做一双鞋,第一步当然是要设计了,在鞋楦上把想做的鞋的样子画出来,这个过程需要反复推敲,就像画画一样,要考虑鞋子的整体比例,推敲每根线条的弧度,而且线条和线条之间也会互相牵制,考虑美感的同时还要想好鞋面的结构;打版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双成品鞋是否美观,当然,这一点除了考验审美,还要看经验

(2)裁皮料

设计完成并制作成平面样板,开始按照平面样板裁切皮料,裁切皮料不单单是按照形状剪下来而已,还要考虑不同部位皮料的纤维方向(这关系到后续工序的制作,以及一定程度穿着舒适性)

(3)鞋面制作&绷楦

由于只照了这一张绷楦前后对比的照片,就把鞋面制作和绷楦一起说了;按照最初的设计把鞋面用缝纫机车缝在一起(下图中间的那个),制作好的鞋面只是一个“壳”状,这时还没有“鞋型”,所以接下来就是“绷楦”工序,就是把鞋面绷到鞋楦上,使鞋面成型,绷楦难度非常高,手工制鞋纯靠用手把皮子用力拉,然后用钉子固定,一点一点把鞋面绷到鞋楦上,粗略估计一下吧,每只鞋要敲百十颗钉子(还是很费力的)

(4)帮底结合

接下来所说的应该就是大家常说的“固特异工艺”了,第一步是缝合沿条,通俗一点来说,就是用线把一根皮带条、鞋面、中底固定在一起;接下来将大底贴在上面,然后把大底、沿条用线固定在一起;这样来看,鞋面、中底、沿条、大底这几大部分全部是用线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与大多数“胶粘鞋”的本质区别;可以想象一下,胶粘鞋必然存在开胶的现象,开胶了鞋子基本就费了,所以胶粘鞋很难长久穿着;而沿条线缝制作的皮鞋,关键的结合部分全部是用线缝制的,所以可以穿着很多很多年。

这里要纠正一下,以上所说的帮底结合的工艺严谨来讲不叫固特异,而应该叫做沿条线缝工艺,在早期没有大型制鞋设备的时候都是鞋匠们纯手工这样制作的,后来有一个叫“固特异”的老外,发明了一种机器制作这种沿条线缝工艺,所以后来这种机器制作的沿条线缝工艺被称作“固特异工艺”,简单来说,“固特异工艺”就是机器制作版本的“沿条工艺”

(5)后期处理

最后需要把大底、鞋跟边缘打磨平顺,然后进行染色、打蜡处理,同时鞋面也需要进行手工打蜡,我一般会打6~8遍鞋蜡,是鞋子更有光泽甚至达到鞋头镜面光泽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