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如题所述

《月是故乡明》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想念,身在异地不能回家的无奈,内心的寂寞,对目前生活隐隐的不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8
孟晚舟从加拿大归来时,在政府包机上所作的《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尽管只有千字,但,这是作者的真情流露,绝不是那些无病呻吟、用词华丽的作品可比的,可以说,
是当代散文作品中的佼佼者,称之为散文名篇绝不过分,足可以载入文学史册,足可以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感情真挚。
“近乡情更怯”,“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在那段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前途一片迷茫的日子里,可想作者身受的苦难,可想作者是如何的在痛苦中挣扎。首先,作者是一名普通女子,也有人之常情,英雄也是人,巾帼英雄更有弱的一面。作品第二段就充分表达了她的这种思想。作者寥寥几笔,用了三个排比句,便刻画了1028个昼夜的心情:
过去的1028天,左右踟躇,千头万绪难抉择;过去的1028天,日夜徘徊,纵有万语难言说;过去的1028天,山重水复,不知归途在何处。
可以说,正是作者的这种真挚感情,才能将其诉诸于笔下,化作一段优美的文字。
正气满满。
虽然遭受了人生最大磨难,进入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但作者没有因此而消沉颓废,也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而是把磨难当财富,把拘押当机遇。所以作者说:泪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光,冲出阴霾。联想起作者在此期间,自修了五门功课,准备读个“狱中博士”,这是何等的坚贞,何等的坚强!她,没有向恶势力低头,没有为了所谓的自由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她,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有些风浪,难免艰险,唯有直面才能扬帆远航;有些抵达,难免迂回,历尽波折终会停泊靠岸
。舍生取义,视死如归,不屈不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她的身上得到了最充分体现。再看看当年的法国阿里斯通的高管皮耶鲁齐,虽是迫于无奈或其他原因而服软认罪,但精神之高下立现、气节之高下立判,这可能就是文化的差别。这种精神,越是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愈发表现出来。
语言优美。
虽通篇只有一千余字,但里面的金句频现,比如:
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是你们的遥遥相伴,陪我越过层层山丘;是你们的默默守护,带我跨出丛丛荆棘。有一种浪漫叫并肩作战,有一种纯粹叫全力以赴,有一种果敢叫奋不顾身。
这些语句,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所在,所以说,不是说专业的作家才能创造出来这些名言警句。因为孟晚舟有深厚的生活阅历,才让她的才华得以充分显现。为什么古代的很多名家都不是专业的作家,很大原因就是这些名家经历了人生的沉浮,思想得到了很大提升。比如李煜,曹雪芹等都是在经历重大变故后,才作出了盛世名篇。
如果说孟晚舟是一个被企业发展耽搁的作家,有一点偏颇,但孟晚舟的确文字功底非常深厚,恐怕是很多所谓的作家所不及的吧。
如果你有孩子,不妨让他读一读,或许会使作文水平有更大提升。
一起探讨下你读这篇散文的感受吧!
第2个回答  2020-03-06
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月亮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第3个回答  2020-03-06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
第4个回答  2020-03-06
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