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仰?什么叫虔诚?

我总是没有办法执着一件事,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引我到另一个方向,我想为什么我不能像有些信教的人那样虔诚,那样执着的坚信。

(一)信仰是指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信仰的出处如下:

1、魏收 《魏书》: 梁邹亡父旣见赤虎之信仰感圣朝远遣妻子又知天

2、周恩来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要以耐心说服诱导的精神,争取官兵和人民的信仰,团结他们在革命主义与政纲的领导下而坚决奋斗。”

3、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

4、巴金 《小人、大人、长官》:“对长官的信仰由来已久。多少人把希望寄托在 包青天 的身上,创造出种种离奇的传说。”

5、古朴《中华民族不信邪 信道理》:”所谓信仰归根到底也只不过是一种对道理的崇敬与膜拜。“ 

(二)虔诚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ián chéng,是指恭敬而有诚意的态度。唐 杜荀鹤 《将过湖南经马当山庙因书三绝》之二等均有相关记载。

虔诚的出处如下:

1、北周 庾信 《祀五帝歌》:“朱弦绛鼓罄虔诚,万物含养各长生。”

2、唐 杜荀鹤 《将过湖南经马当山庙因书三绝》之二:“贪残官吏虔诚谒,毒害商人沥胆过。”

3、《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那船将次倾覆。满船的人尽皆恐惧,虔诚祷告江神,许愿保护。”

扩展资料

信仰的哲学意义

信仰,即是你的信任所在。与信任不同:信仰同时是你价值的所在。

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等程度,人的有限性是不会改变的。

虽然我们知道的比2000年前的人们多得多,随着知识的增加,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获得了进展,可一些新的困惑又会产生,而在有些问题上,比如在死亡所引起的恐惧这一人生终极问题上,则几乎没有取得进展。

人类在欲知和未知、在有限和无限之间的鸿沟,与他们的祖先相比,缩小的幅度可能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在这道鸿沟里,既生出希望,也生出恐惧,这就给信仰留出了地盘。

因此信仰和人们一般所说的信念有所不同。信仰回答的是人生日常关切最有深度的方面。信仰的对象也是崇拜的对象,在人类经验领域内的万事万物,一切无不是有限的,也只有有限的价值,这些只具有有限价值的事物很难作为信仰对象。

信仰是为了超越,超越一切有限,惟有超越现实的无限才能真正成为弥补人自身局限性的希望。“上帝”的真理便是人类寻找到的超验真理,对“上帝”的信仰不是任何经验命题可以相提并论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仰

百度百科——虔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28
记得刚刚好像回答过类似问题~再帮你解下困惑
信仰就是一个人所追求的精神寄托、灵魂归宿。宗教就是信仰的平台,教义就是信仰的根基,虔诚就是对信仰的极度投入,甚至全身心。
其实何为迷信,何为正信?角度不同,观点自然不同,在有信仰的人看待宗教虔诚的人,就是正信;在无信仰的人看待宗教虔诚的人,就是迷信;其实这世界本无善恶对错,有的只在人心,心向善则正,向邪则恶。
你能提这问题,证明你还是在疑惑、徘徊,其实有时你要问问你自己,你的智慧在哪?你的智慧才是你的基础,建立在理性、智慧上的信仰才能称为自己的“信仰”
第2个回答  2010-10-03
你的个性或者贪心,或者耳根软,所以不能坚守最初的目标。
贪心使得人面对诱惑的时候不能拒绝,从而偏离原来的方向;耳根软使得人没有定见,从而被误导偏离最初的目标。

不过,虔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说的:执着的坚信,另一种是:迷信。
我个人认为大部分的虔诚是迷信的那种,迷信的人通常非常执着的、非常固执。极少的人是那种不迷信的虔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9-28
信:相信;
仰:仰赖。

信仰就是相信并且倚靠某些观念(就是信念)。

虔:虔敬;
诚:真诚。

虔诚就是心怀真诚并且谦恭地对待信仰。
第4个回答  2010-09-27
你知道一件事是真的,可以付出一生的精力值得去追求的,就是你的信仰。
如果你真的认为他值得你舍弃所有,你就不可能不虔诚。

我的信仰是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