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形势分析内容

如题所述

一般单位做消防安全形势分析,内容都包括以下2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1、消防安全管理
(一)、存在的问题
1、公司安技部尚且处于完善阶段,摊子大,任务重,人员配备、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各方面的管理经验相对欠缺;
2、公司各环节没有切实可用的消防队伍;
3、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消防法律法规知识;
4、安全管理人员对国家政府政策动态关注不够;
5、消防演练不够全面,不到位;
6、企业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可操作性不强;
7、员工意识不强,感觉事故离自己很遥远,对灭火器、逃生路线的掌握只是为了应付公司检查而去学习,可能过去就忘,或者就是抄抄写写没有记住;
8、员工对本岗位的安全隐患及危险了解不够,不知道那些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怎么做是违章;
10、员工对工作场所包括逃生路线、工作区域、线路开关布局不熟悉,影响逃生救援; 二、电气、雷击消防安全
1、 电源盒破损现象多有发生;
2、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防雷是否规范;
3、临时用电多有支差应付现象,公司包括外来人员,使用工器具连接电源线线路不规范,明线头裸露,接线混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证队伍高度安全稳定,大队依据安全整顿月活动以及结合自身实际,紧密部署开展安全工作。大队党委召开党委会对今年上半年的安全形势进行了研判,对大队上下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我就今年上半年安全工作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1、部分队员平时养成较差,队容风纪不严整,时常出现穿浅色袜子,头发、指甲过长的现象。

2、营门岗哨的职责落实不到位,岗哨对出入车辆以及人员的登记存在随机性的现象,且出现提前下岗,脱岗漏岗的现象。

3、虽然经常强调安全,但是个别驾驶员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在外出行车时思想依然麻痹大意,出现换了应急牌消防车还是开“霸王车”的现象;另外,几个老驾驶员已转业退伍,新驾驶员上岗时间太短,“传帮带”的作用没有体现,新驾驶员对随车装备及性能熟悉程度不够,车辆保养存在问题和隐患。

4、器材装备损坏频率高,如城市主战车无法正常出泡沫,20吨水罐车吸水口损坏,维修时间长,导致执勤战备实力不足。由于总队两年未发装备,水带损坏严重、数量不足,灭火战斗结束后更换不及时,灭头灯与手提照明灯也不能满足日常战备,器材紧缺,给执勤战备带来隐患。在灭火救援中对装备器材的操作不熟练,例如在抗洪抢险中,经过系统培训的冲锋舟驾驶员只有两名,难以满足抗洪抢险的需要。很多器材装备从配发后就没有使用过,装备技师也是浅尝辄止,只会使用,不会维修和保养。

5、没有严格落实一日生活。现已进入炎热季节,部分消防员晚上不按时就寝,查寝时经常发现熄灯后玩手机的情况,导致白天训练没精神。

6、中队日常训练忽视训练安全,训练过程中指战员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爬绳上四楼会做好保护,但是上二楼就比较随意不做好安全防护,还有个别同志在训练时不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在长跑和力量训练前,热身准备不够,训练后的拉伸也没有的得到重视。

7、专职队管理水平不足,今年上半年出现两起合同制消防员与带队队长发生矛盾的事件,在队里造成不良影响。

8、接警员自身业务水平差,对辖区情况不熟悉,不能做到第一时间准确调派出动力量,例如不能中队、盐化基地

1、要紧贴指战员的思想实际开展安全教育,提高指战员的安全意识。开展一次针对“人、车、酒、网、贷、密”的专题安全授课,列举出近些年出现的安全事故,用案例警醒全体指战员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刻防事故。

2、组织学习新的条例条令,强化炎热季节队伍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每晚熄灯后都必须查寝两次,严抓手机管理,杜绝熄灯后玩手机的现象发生,保证第二天有充沛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与训练中去。加强队容风纪和营门岗哨的日常检查,狠抓队伍正规化建设,规范队伍的“四个秩序”。

3、要突出车辆安全,切实把车管好。车辆事故在消防队伍行政责任事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为此,要在强化车辆装备管理上狠下功夫,要经常对驾驶员进行安全考核,对所有执勤车进行检查,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管理,严格落实车辆派遣制度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派车谁负责”的用车责任制。坚持执勤车干部带车制度,谁用谁管谁负责,让带车人当好驾驶员的安全监督员;车辆外出实行人车不分离,确保牌证安全。

4、加强执勤训练及灭火救援的安全工作。严格按操作规程实施,在训练前要做好热身训练,避免不必要的受伤;在训练后要及时拉伸,使得到训练的肌肉群放松,以免影响后面的训练。随时保证训练器材装备完好,特别是高空训练科目,每次训练前对器材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进行严格的检查,干部跟班作业、安全保护措施到位,严防事故的发生。在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中,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服从指挥员的决策缜密有序开展战斗,并加强应急避险训练科目。

5、加强合同制消防员的管理工作,统一思想,强化服从意识。要求带队队长多与合同制消防员一对一谈心,随时掌握动态思想,发现问题及时与大队汇报。

6、针对灭火救援app的录入流程和报送,专门对接警员与通信员进行授课,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不出纰漏。
第2个回答  2020-10-06
全年共接报火灾23.3万起,亡1335人,伤837人,直接财产损失36.12亿元,与2018年相比,四项数字分别下降4%、8.7%、0.8%和1.9%,火灾总量没有出现波动,总体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是近七年来火灾起数和伤亡人数最少的一年。全年发生较大火灾73起,同比增加2起,虽然比往年略有增加,但其中已查明原因的有14起放火案件,还有5起原因正在调查(暂不能排除放火)。全年仅发生重大火灾1起,同比减少4起,未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仅比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的2016年多1起,特别重大火灾则连续四年实现了零发生。

二、重点场所火灾防控成效显著,但高层建筑火灾呈多发之势。

全年通过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夏季消防检查两大专项工作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消防安保,围绕各类重点场所强化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多数场所火灾得到有效遏制,火灾降幅高于总体降幅。其中,商业场所发生火灾6015起,同比下降8.4%;宾馆饭店发生火灾5872起,同比下降9.9%;学校发生火灾722起,同比下降10%;医院养老院发生火灾346起,同比下降12.6%;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384起,同比下降21.5%。此外,也有个别类型的火灾同比有所上升。其中,高层建筑发生火灾6974起,同比上升10.6%;建筑工地发生火灾2926起,同比上升5.8%。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在建建筑面积130多亿平米,高层建筑已达62万多栋,开通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城市已有40座、里程6700多公里,城市火灾的防控压力及难度仍将持续增大,必须提前预测风险、提前研究防范措施。

三、城乡居民住宅火灾亡人占比大,电气因素及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应引起重点关注。

城乡居民住宅火灾虽然只占总数的44.8%,但全年共造成1045人死亡,占总数的78.3%,远超其他场所亡人的总和。值得关注的是,住宅火灾中,电气引发的居高不下,已查明原因的火灾中有52%系电气原因引起,尤其是各类家用电器、电动车、电气线路等引发的火灾越来越突出,仅电动自行车引发的较大火灾就有7起。据统计,全国城乡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已达2.5亿辆,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381万辆,由此引发火灾的概率还将增大。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火灾亡人的老龄人口所占比重已从2009年的占29%提升至2019年的36.2%,远高于老龄人口占总人口16.2%的比重,而住宅火灾中该比例更达到42.9%,瘫痪、残疾、精神病人等群体的比重达到44.3%(与年龄分别统计)。这两个突出问题应引起重点关注,切实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提升居民住宅火灾防控水平。

四、冬春季节火灾相对多发,夜间火灾亡人集中亟需加强应对。

冬春降水稀少、风干物燥、用火用电多、重要节日集中,火灾发生几率大,从全年火灾的发展趋势看,冬春季节每天火灾基本在500起以上,几个突出的火灾高峰也集中在冬春季节,夏秋季节每天火灾基本在500起上下,无大幅波动。与去年相比,春节、元宵节、国庆等几个火灾风险高的节日火灾明显下降,与节日期间各地强化重点场所防范、提高应急等级等工作机制密不可分。从火灾的24小时分布看,由于22时至6时发生的火灾往往发现迟、报警晚,人员逃生自救不及,造成的亡人最多,夜间22时至次日6时共发生火灾4.9万起,亡642人,其中起数占总数的20.8%,亡人占总数的48.1%,平均每75起火灾造成1人死亡,而其他时段平均每266起火灾造成1人死亡。针对夜间火灾亡人多发的问题,应继续在居民家庭、小单位小场所推广安装简易喷淋、独立报警装置,加强入户检查和宣传提示,发挥好社区街道微型消防站作用,实现初起火灾的快速报警和有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