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型人格障碍有何特点和表现?如何交往

如题所述

和偏执性人格障碍交往是很困难的,除非你有强大的包容之心,耐得住委屈伤害。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这种性格的成因:主要是遗传因素、成长的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不良的接触朋友,顽劣儿童经历,幼年的成长外在因素等造成。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自私,极度的感觉过敏,神经质,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长久的怨恨,思想行为偏执,认知结构歪曲,任性,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嫉妒心极强,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讽刺挖苦,对别人的批评会耿耿于怀,长久的仇恨,易激惹,脾气暴躁冲动,认知歪曲,对别人的友好或中性的言论都认为是阴谋,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他们不会反思自己和换位感受别人。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庭不会和睦,人际交往会产生障碍,不能有真正的朋友、和同事很难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偏执型人格障碍,虽然不属于精神病,但也不算健康的人,更不能用药物治疗,只能随着年龄增长,到老年期有所衰退。这种人格障碍的人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的,我们有时候感觉这个人脾气怎么这样呢?怎么这么难接触呢?就是这个原因。女性朋友在择偶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这种性格的人,否则痛苦一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27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帮助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恢复的方法——交友训练法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第2个回答  2017-06-27
偏执型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表现: ①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容易害羞,自尊心过强,对他人对自己的“忽视”深感羞辱,满怀怨恨,人际关系往往反应过度,有时产生牵连观念; ②经常无端怀疑别人要伤害、欺骗或利用自己,或认为有针对自己的阴谋,对别人善意的举动做歪曲的理解,总认为他人不怀好意,怀疑他人的真诚,警视四周; ③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易于埋怨、怪罪他人,推诿客观。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不从自身寻找主观原因; ④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 ⑤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怀疑配偶和情侣的忠诚,限制对方和异性的交往或表现出极大的不快; ⑥易于记恨,对自认为受到轻视、不公平待遇等耿耿于怀,引起强烈的敌意和报复心; ⑦易感委屈; ⑧自负、自我评价过高,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给人以得理不饶人的感觉,固执地追求不合理的利益或权力; ⑨忽视或不相信与其想法不符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改变病人的想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客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第3个回答  2017-06-23
偏执型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表现: ①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容易害羞,自尊心过强,对他人对自己的“忽视”深感羞辱,满怀怨恨,人际关系往往反应过度,有时产生牵连观念; ②经常无端怀疑别人要伤害、欺骗或利用自己,或认为有针对自己的阴谋,对别人善意的举动做歪曲的理解,总认为他人不怀好意,怀疑他人的真诚,警视四周; ③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易于埋怨、怪罪他人,推诿客观。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不从自身寻找主观原因; ④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 ⑤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怀疑配偶和情侣的忠诚,限制对方和异性的交往或表现出极大的不快; ⑥易于记恨,对自认为受到轻视、不公平待遇等耿耿于怀,引起强烈的敌意和报复心; ⑦易感委屈; ⑧自负、自我评价过高,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给人以得理不饶人的感觉,固执地追求不合理的利益或权力; ⑨忽视或不相信与其想法不符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改变病人的想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客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20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
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与这类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并积极改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