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在16岁那年遇上的名师是谁

如题所述

蔡锷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

 

 

 

——————————————

 

 梁启超在时务学堂时,年仅24岁,风华正茂,每天上课4小时,还要批改作业,常常彻夜不眠。他讲课气势恢宏,大胆泼辣。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这样说,自己“以《公羊》、《孟子》教,课以札记。学生仅40人,而李炳寰、林圭、蔡锷高才生焉。启超每日在讲堂4小时,夜则批答诸生札记,每条或至千言,往往彻夜不寐;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昌革命。其论学术,则自荀卿以下汉、唐、宋、明、清学者,掊击无完肤。时学生皆住舍,不与外通,堂内空气日日激变,外间莫或知之。及年假,诸生归省,出札记亲友,全湘大哗”。学校虽然关门办学,然而评论时政,却出人意料。这样的关门办学,实际上是为避免旧派的干扰、攻击的一种措施。

 

    当时学堂的条件是比较差的,然而其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学堂除上堂讲授外,最主要的方式是令诸生作札记,师长批答以指导。发还札记时,师生相坐讨论,醉心民权,讨论革命,日夕以此相鼓吹。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时务学堂的这些情况一经捅出去,遂成为后来戊戌政变的最有力的口实。

 

    虽然当时条件相当艰苦,但蔡锷对待学习相当认真,并成为学校的尖子生。从现在保留下来的时务学堂部分札记来看,蔡锷所写的札记中,梁启超虽然时有辩驳,然而更多的批语则是“极通”“比例精当,见地莹澈”“若能每条以此求之,则圣人之意不难见矣”。

 

  

1898年长沙版的《湖南时务学堂初集》中,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一部分蔡锷的札记和梁启超的批语,从中可以窥见时务学堂的教学情况及其思想活动。

 

    首先看到的一条记录是,蔡锷向梁启超问道:“孔子大一统,所以泯杀机也。今之贤士大夫欲督其督,郡其郡,邑其邑,无乃与夫子大相剌谬乎?”这是针对现实提出的一个问题,认为大小官吏们的所作所为,与孔子的大一统思想背道而驰。梁启超的批语直截了当:“古今万国所以强盛之由,莫不由众小国而合为一大国……今中国则反是……于是中国不徒变为十八国,并且变为四万万国矣。国权之失,莫过于此。政府现无可望,则不得不致望于督抚州县。”蔡锷提问尖锐,梁启超的批语更为尖锐。师生相互辩驳,互相切磋,有利于讨论的深入。这种切磋乃是一种追求,不仅不影响两人关系,反而更加深了师生的情谊。

 

    蔡锷研读《公羊》、《春秋》时,在札记中写道:“《春秋》非改制度之书,用制度之书也。固自言之矣。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曰:‘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不敢作礼乐焉。’如视其书为改制度之书,视其人为改制度之人,则孔子不能逃僭越之罪矣。故孔子曰:‘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知我者何?知其为因制度之书,非改制度之书也。罪我者何?罪其为改制度之人,改制度之书也。”

 

    蔡锷的这一段议论,与康有为的孔子“托古改制”的观点相矛盾,梁启超不能不加以辩驳,批道:“此论尤属似是而非。”梁用1000余字的长篇批语,来与蔡锷的300余字的议论相对论。虽然,梁启超承认孔子有“自创之制”,然而更多的则是“改制”。他说:“孔子故托于庶人之议,思以易天下,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譬今之豪杰,使生于康、乾无外患时,何必为此激昂慷慨之言哉?然则孔子之改制度,乃极不得已之苦心,而无一毫不可以为训之处明矣。所谓罪我者,正恐后世迂谬守旧之瞀儒,以改制为罪而已。”

 

    不论双方具体论述的是非如何,这样平等的讨论,给师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蔡锷就是从这时起,与梁启超结下了终生不解的师生之缘。一个十五六岁的青年,借鉴历史,针砭时弊,发表了如此深刻的议论,已属不易;梁启超更是“火上加油”,直指清王朝之腐败,改革是必需的。就在这样的学堂里,蔡锷深受变法思想影响,也为梁启超大力倡导维新变法所感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04
梁启超。蔡锷在16岁那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
蔡锷
别名:蔡松坡 原名:蔡艮寅 出生日期:1882年12月18日 逝世日期:1916年11月8日
1882年1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生于湖南省宝庆府武冈州山门镇大坝上(今洞口县水东乡杨万村大坝组)一个贫寒的裁缝家庭,一说蔡锷故居位于[1] 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2] 。1887年随家人迁至武冈山门黄家桥(今洞口县山门镇)。幼年在私塾读书。12岁考中秀才。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并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后入上海南洋公学(后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即今天“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
1899年赴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这时,中国在腐败的清王朝统治下,山河破碎,国力孱弱,帝国主义虎视鹰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蔡锷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怀着急迫的心情,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自轮菌”,倾吐了满腔的爱国抱负。
1900年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改名“锷”,立志“流血救民”。复去日本。先入成城学校,继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曾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
第2个回答  2015-11-15
蔡锷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

——————————————

梁启超在时务学堂时,年仅24岁,风华正茂,每天上课4小时,还要批改作业,常常彻夜不眠。他讲课气势恢宏,大胆泼辣。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这样说,自己“以《公羊》、《孟子》教,课以札记。学生仅40人,而李炳寰、林圭、蔡锷高才生焉。启超每日在讲堂4小时,夜则批答诸生札记,每条或至千言,往往彻夜不寐;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昌革命。其论学术,则自荀卿以下汉、唐、宋、明、清学者,掊击无完肤。时学生皆住舍,不与外通,堂内空气日日激变,外间莫或知之。及年假,诸生归省,出札记亲友,全湘大哗”。学校虽然关门办学,然而评论时政,却出人意料。这样的关门办学,实际上是为避免旧派的干扰、攻击的一种措施。

当时学堂的条件是比较差的,然而其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学堂除上堂讲授外,最主要的方式是令诸生作札记,师长批答以指导。发还札记时,师生相坐讨论,醉心民权,讨论革命,日夕以此相鼓吹。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时务学堂的这些情况一经捅出去,遂成为后来戊戌政变的最有力的口实。

虽然当时条件相当艰苦,但蔡锷对待学习相当认真,并成为学校的尖子生。从现在保留下来的时务学堂部分札记来看,蔡锷所写的札记中,梁启超虽然时有辩驳,然而更多的批语则是“极通”“比例精当,见地莹澈”“若能每条以此求之,则圣人之意不难见矣”。

1898年长沙版的《湖南时务学堂初集》中,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一部分蔡锷的札记和梁启超的批语,从中可以窥见时务学堂的教学情况及其思想活动。

首先看到的一条记录是,蔡锷向梁启超问道:“孔子大一统,所以泯杀机也。今之贤士大夫欲督其督,郡其郡,邑其邑,无乃与夫子大相剌谬乎?”这是针对现实提出的一个问题,认为大小官吏们的所作所为,与孔子的大一统思想背道而驰。梁启超的批语直截了当:“古今万国所以强盛之由,莫不由众小国而合为一大国……今中国则反是……于是中国不徒变为十八国,并且变为四万万国矣。国权之失,莫过于此。政府现无可望,则不得不致望于督抚州县。”蔡锷提问尖锐,梁启超的批语更为尖锐。师生相互辩驳,互相切磋,有利于讨论的深入。这种切磋乃是一种追求,不仅不影响两人关系,反而更加深了师生的情谊。

蔡锷研读《公羊》、《春秋》时,在札记中写道:“《春秋》非改制度之书,用制度之书也。固自言之矣。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曰:‘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不敢作礼乐焉。’如视其书为改制度之书,视其人为改制度之人,则孔子不能逃僭越之罪矣。故孔子曰:‘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知我者何?知其为因制度之书,非改制度之书也。罪我者何?罪其为改制度之人,改制度之书也。”

蔡锷的这一段议论,与康有为的孔子“托古改制”的观点相矛盾,梁启超不能不加以辩驳,批道:“此论尤属似是而非。”梁用1000余字的长篇批语,来与蔡锷的300余字的议论相对论。虽然,梁启超承认孔子有“自创之制”,然而更多的则是“改制”。他说:“孔子故托于庶人之议,思以易天下,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譬今之豪杰,使生于康、乾无外患时,何必为此激昂慷慨之言哉?然则孔子之改制度,乃极不得已之苦心,而无一毫不可以为训之处明矣。所谓罪我者,正恐后世迂谬守旧之瞀儒,以改制为罪而已。”

不论双方具体论述的是非如何,这样平等的讨论,给师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蔡锷就是从这时起,与梁启超结下了终生不解的师生之缘。一个十五六岁的青年,借鉴历史,针砭时弊,发表了如此深刻的议论,已属不易;梁启超更是“火上加油”,直指清王朝之腐败,改革是必需的。就在这样的学堂里,蔡锷深受变法思想影响,也为梁启超大力倡导维新变法所感动。
第3个回答  2015-02-17
幼年在私塾读书。12岁考中秀才。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并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
第4个回答  2015-11-06
梁启超,谭嗣同